关于《那山那海》的家国情怀
2022-11-07 09:47:43 来源:福建电影制片厂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从《那山那海》 看山海巨变 看完电视剧《那山那海》,心中有波澜。 片中的那山,那海,那畲人,其实都是我熟悉的,很多的往事都会触景生情,涌上心头。 那是二三十多前,我们在蕉城上金贝畲村采风,中午聚餐,难免有些酒兴。畲民们的热情已经叫我们有些酒不醉人自醉了。于是,大家提议叫采风团中的畲族友人唱几首畲歌助兴。这位友人即兴把酒而歌,大家也是击掌举杯附和。这时,谁也不知道有一个人已经悄悄靠着大厅边的柱子,听了很久。村支书发现了她。那是一个很矮小的畲家老妇人,穿着褪了色的畲服,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木衲得已经很难猜测到她的内心世界是麻木或者沉默。老支书走过去双手搂着她的肩膀,鼓动着她也来“盘歌”,她依然无声的靠着木柱,但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她的眼泪已经在干瘪的眼角悄悄地滑落。那一瞬间,我感觉我失聪了,好象周围的觥酬交错都安静了下来。她这是怎么了?或是感动于世家祖传的畲歌终于有年轻人可以传唱下去?或是听着熟悉的旋律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往事? 畲胞是没有文字纪录的民族,所以畲胞的历史记忆大都通过畲歌口口相传至今,也因为没有语言,所以平时的生活中,他们特别重视一诺千金的执念:我说的,我一定做到。你说的,我真心信任你。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叶飞出生入死,多次被畲族同胞相救,所以他对畲族同胞的评价是:“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实;第二最团结”。“在革命年代,畲族的同志没有一个叛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此,在每一个畲胞的内心,都会有着这样的记忆与执念。仅就这一点,足以让我们对他们肃然起敬。 《那山那海》我是全集看完的,在看的过程中,在关键的节点,这份文化传承的记忆与一诺千金的执念始终在脉动着,推动着剧情的向前发展,也时刻打动着我,甚而泪目。 观风寨的雷氏一家,父亲早逝,兄弟三人大哥雷铨水、二哥雷恒水、三弟雷德水与阿妈粗茶淡饭,相依为命。大哥厚道憋屈,和村支书的女儿菊香定了“娃娃亲”。菊香心疼未婚夫家里穷,偷偷把家里的米送给他,但雷恒水没有珍惜这份心意,听了阿妈的,把米拿去卖,却在卖米路上遇到菊香的父亲。一番对视后,他怂得说不出一句话,只好羞愧地把这碗米还给了“准岳父”。“准岳父”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他拿出五百元的彩礼,但一场台风把他的“彩礼”刮跑了——家的牛棚刮塌了,牛一跑一死。 导演张卫说,三个兄弟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苦苦地在那儿追求生活资源的来源,台风就是最后的一根稻草,把他们彻底压垮了。 大哥雷铨水和“情敌”、村里“老人头”的孩子钟大虎争吵,又遇到暴雨,山体塌方,被压伤了腿。因为没有通路,二弟雷恒水只好背着他连夜下山,到镇里的医院治疗。“老人头”是村里首富。在雷铨水因腿伤下山治病时,菊香弟弟为了傍富,联手钟大虎骗取雷家三弟雷德水字迹,以“雷铨水”的名义写绝交信给菊香,并拦截菊香姐姐的情书,改成与钟大虎结婚的请柬寄给雷铨水。那时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原本一对情投意合的鸳鸯就这么被拆散了。。。。。。 在第八集,依然还在住院的大哥雷铨水接到钟大虎的“请柬”,情急之下冲到街上,又遭遇车祸,受伤的腿再度受到重创。他被送回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但腿瘸了。 “这是命!就算我好了,我这条腿也是瘸子,你们不用骗我,我根本给不了菊香幸福。。。。。。我已经决定了,就算你砸了钟大虎的婚礼也根本改变不了一切,二弟,别再争一时意气了,带领咱们家富起来吧!大哥没什么本事,帮不了你,阿妈吃了一辈子的苦,让她过点好日子,啊!让三弟也考上大学,咱们一家风风光光地回观风寨,好不好?!” ——雷铨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面对终身残疾的残酷现实,声泪俱下,和阿妈、二弟说的这番话,字字锥心,这无疑是雷家摆脱贫困的总动员令—— “时间在这一刻定格,病床上泣不成声的雷铨水,还有心绪难平的我,门口哭得喘不过气的雷德水,我们都在这一刻长大了。”剧中二弟雷恒水的这段旁白,也算是完成了雷家三兄弟告别过去,再创未来的内生动力的铺陈。 也因为有了前八集的娓娓道来,雷家三兄弟的爱恨情仇得以从容铺陈,三个有血有肉的那个“我”便很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后二十集剧情的宏大主题叙述也才得以呈现的那么真实感人。《那山那海》创作团队将雷家三兄弟为改变个人、家庭命运的自我奋斗,逐渐融入党和国家摆脱贫困的大潮中,从而将雷家三兄弟历练成了具有家国情怀的弄潮儿,丝毫没有了主旋律电视剧中主题先行的嫌疑。看着看着,我感觉是渐入佳境,与剧情、人物共悲喜,共进退。 所以,这部电视剧最难能可贵的艺术价值在于:摆脱贫困的宏大叙事,通过雷氏三兄弟在那山那海不懈奋斗的微观叙事得以真实呈现。这也是该电视剧首播后,连续稳坐全国黄金档收视第一,创下央视近2个月收视新高的原因所在。 于是,剧情发展到后面,雷铨水坚持不间断的写信给海湾乡党委政府,强烈要求政府拨款修通往观风寨的的公路,最后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三次拨款修路。大哥雷铨水伤愈,也以乡政府修路联络员的身份,毅然瘸着腿回到观风寨,带领全村人开山炸石,克服重重困难,愚公移山,一诺千金,最后开通了山路。在经费“断炊”的时候,工程队撤走,他独自一人坚守在工地上,一纤一纤的凿,一锄一锄的挖。那种“楞”劲不仅与他平时的“怂”劲形成反差,而且更体现了畲族同胞的传承基因:一诺千金的“韧”劲。 钟大虎为了救菊香,被开山炸石的炸药炸死了,也完成了他爱菊香的人格圆满。菊香成了寡妇,一个人带着孩子,艰难地生活。 在第十六集,菊香看着雷铨水那股一个人修路的“楞”劲,心疼,去工地看望他。他对菊香说的一番话,更是掏心掏肺,真诚感人—— “十八天了,才往前凿了五米。。。。。。菊香还记得小时候吗,我总爱和你偷偷摸摸地爬下山,拿你阿爹的白茶,去山底下,找小贩换城里的生活用品。。。。。。那时候就在想,要娶你得花多少钱,我不希望你跟我一起过苦日子。那时候还想,要是能带你离开这座山,到城里打工是不是就有钱了。。。。。。后来我们还是没在一起,我在家里憋了两年,才想明白,不是你不要我了,而是这座山困住了我。菊香,其实我修路没那么伟大,我总觉得,不把路修好,我这心里的疙瘩就解不开,就一辈子都是精神上的瘸子。我想,站起来!” 这一番话,出自雷铨水之口,显得那么真实可信,这既是他个人对所爱之人的倾吐,其实也是畲族同胞以自立自强的姿态投入摆脱贫困攻坚战的最佳诠释。那时,党和政府投入巨大的力量打响摆脱贫困攻坚战,但很多的乡村,依然不愿脱掉特困村、贫困村两顶帽子,每年都等靠着国家扶贫专项款的补助,这就是“精神上的瘸子”。而雷铨水他们,居穷山一隅,却没有等靠要的思想,他说“我想站起来!”说到做到,这就是畲族同胞一诺千金的执念。《那山那海》创作团队就这么艺术地将“主旋律”巧妙地融入了“乡村小调”,最后融汇成摆脱贫困攻坚战的“畲族大唱”,听来发自肺腑,动人心魄,这就是匠心独具。 同样在第十六集,这边,二哥雷恒水带领下山的畲民与连家船民合资入股,一起养红膏蟳,一起脱贫致富,没想养出了病蟳,市场退货,村民闹着要退股。他二话不说,把村民们的股金都退了。合作伙伴也和他散伙。那厢,原先是学霸的弟弟雷德水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班主任家访,阿妈得知,失望之极,在家里,对雷德水一番痛斥—— “你看看你大哥,车祸之后都以为他完了,是,我是他阿妈,往后我终生照顾他,那我心甘情愿哪,可是现在呢,他当了(村民)主任,帮村里头修路,他多给老雷家长脸啊!你再看看你二哥,你现在吃的用的,你所有的东西不都是你二哥挣得血汗钱吗?你二哥拿这些钱享受了,他为什么呀?他为什么呀?他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这鲟死了他不敢跟我说,这没钱了他也不敢跟我要,这都是为了你,为了想让供你上大学,想让你好好读书,往后别让人叫你土山哈。。。。。。以前你大哥二哥犯了错都要在祠堂里跪着受罚,我这么对你,就是想让你知道你为什么读书。。。。。。当年你阿爹说过,咱家祖坟上没有有文化的人,他希望咱家能出个秀才。。。。。。” 说这话时,阿妈捶胸顿足,声泪俱下,字字锥心,扮演阿妈的演员也演绎得十分到位。我在看时,也是落泪了。 其实,阿妈的这番话,骨子里还是畲族同胞对传承自身文化基因的执念。因为自身没有文字,所以畲族同胞是十分注重子女的家风与文化教育。在畲族谱牒中,都规定每一个家族对每一家庭的成员具体的责任、义务和要求,并以此约束规范家庭成员。在蕉城八都猴盾畲村祖传的《雷氏家训十则》中对“兄弟”就这样规范:一孝父母。父母为吾身所以出,恩同天地。一和兄弟。兄弟同胞共气,一身之手足也。一睦宗族。同乡共井,尚宜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况宗族均一祖所出,岂可途人相视。而对于孩子的教育,霞浦溪南半月里畲村祖传的《雷氏家训》就这样规范:子孙小时书要读,世上一字值千金。因此,阿妈对三儿雷德水的痛斥,实际上代表了畲族同胞对摆脱贫困、乡村振兴的深刻理解:祖坟上没有有文化的人,畲族的下一代要都有文化,这才算是摆脱贫困,乡村振兴。而这样深刻的执念,在《那山那海》中却是通过阿妈对儿子字字锥心的痛斥,血脉喷张又水到渠成的表达出来。 这就是《那山那海》创作团队对“家国情怀”的艺术把握。而这种把握始终贯穿全剧。在对闽东大地上发生的摆脱贫困,乡村振兴的“宁德故事”宏大叙述中,已经不见了“教化”的痕迹,而被还原为具体人物、家庭乃至族群的内在情感。在“个体、群体、社会、时代”的逻辑链条中,建立了“家”“国”的双向链接——化“国”为“家”,以“小家”透视“大家”。闽东宁德是中国大地上打响摆脱贫困攻坚战的地标性区域。在“家”与“国”的呼应中,《那山那海》完成了讲好“宁德故事”来透视“中国故事”的完美呈现。 当然,在“家国”叙事中,不能过于强调个体性,以免落入“个人英雄主义”狭隘格局。只有注重广义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刻画,才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家国情怀。《那山那海》搭建了雷家三兄弟“家庭式”的框架,以此外溢,链接高山与大海,畲胞与疍民,村干与群众,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各级市、县、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公仆群像。这里面,有冲突,有矛盾,更重要的是有和解和坚实的情感链接,而这种情感链接的节点就是畲胞的执念:对“家”一诺千金,对“国”忠诚守望。《那山那海》将对大山的眷恋和对大海的憧憬相链接,将自我的奋斗依存于国家的繁荣昌盛,很好解构了“家国情怀”新视野。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