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怡:我带着使命感推广琴歌
2021-04-23 13:19:48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柳绿 我来说两句 |
琴痴 一句词能唱上千遍 “西方声乐教育是连贯的、统一的,无论高音低音,音色不要变化太大,不要一会儿真声一会儿假声,而是要混声,有一套标准化的唱法。”要用这个方法套中国琴歌,就会很死板,刚开始做琴歌时,何怡每天都经历着折磨。作为科班出身的歌唱家,她要忘掉十几年声乐学习留下的“肌肉记忆”,用中国的方式去唱歌。可这种唱法,虽然在古书中有描述,但没有教材乃至录像、录音等范例可以借鉴。很多个晚上,她就是把自己关在小黑屋,不开灯,在黑暗中寻找声音变化,一句词能唱上千遍,感受如何发声合适。 那段时间里,何怡一边参考古籍,一边借鉴姊妹艺术的方法,如戏曲、吟诵,以及传统曲艺的说唱艺术等,甚至还参照了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终于找到了感觉。当时她想办一场琴歌音乐会,演唱《阳关三叠》《秋风词》《黄莺吟》等有古谱的琴歌,但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没有音乐厅会接。 琴传 继承中加入新元素 “你说别的类型的演出形式,音乐厅听说过,至少知道可以卖票。我说要开琴歌音乐会,当时古琴音乐会的受众都不多,琴歌更是没听说过。”何怡说,当初她从国外回来和朋友们研究琴歌时,凭的是一腔热爱和使命感,没想过前景和收益。等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她希望能有更多人听到。于是在近十年中,从画廊到小沙龙,从高校再到音乐厅,她带着琴歌走向了高雅艺术殿堂。 一直以来,普通观众对古琴和琴歌多少会有刻板印象,觉得“弹得慢,声音小,听一会就困了”,很多人在听了何怡的音乐会后有所改观。“中国文人的精神状态,有恬淡闲适的一面,也有激昂狂放的一面,所以琴歌的风格也很多元。”何怡说,在这次音乐会上,她和几位音乐家就会演绎古曲《酒狂》,再加入即兴的演奏和演唱,这首相传由阮籍创作的古曲,充满魏晋时期的豪放情绪。 除了演绎有现存古谱的琴歌作品,何怡和她的团队还在近几年中创作了很多琴歌新作,为古诗词谱曲再演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诗经·击鼓》等作品,都会在这次音乐会上呈现。 “虽然这几年喜欢传统文化的观众越来越多,但如果完全用传统方式演绎也会让他们觉得有距离,所以我也会加入新的元素,尤其是戏剧和舞蹈。”何怡说,“古书上说吟咏歌唱还不足以表达感情的时候,才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们的表演也是这样,绝不是为了加入舞蹈而特意加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