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课》一颗奥斯卡奖的遗珠
2021-03-25 10:57:58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柳绿 我来说两句 |
北京晚报讯 上周五,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合拍的战争片《波斯语课》全国公映,上映4天票房1348万元。虽然票房很一般,但口碑不错,有媒体甚至用“奥斯卡奖的遗珠”来褒奖它。 该片改编自沃夫冈·柯尔海斯受到真实事件启发所著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年轻的比利时犹太人吉尔斯为求活命,假冒波斯人为集中营的军官科赫教授波斯语,从而二人产生不同寻常“友谊”的故事。 虽然改编自真实的事件,但《波斯语课》听起来依然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因为发明一门假波斯语言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片中的吉尔斯拥有超强的记忆力,过目不忘;同时,对于生的渴望也是他能够记住2840个犹太人名字的强大动力,他用这些名字的部分词汇创造出了一种假的波斯语,从而骗过了警惕性极强的纳粹军官科赫,成为集中营里唯一活下来的犹太人。 显然,吉尔斯为了生存而生造波斯语的“欺骗”和科赫一直疑心重重的质疑,形成了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感,让这部影片的观赏性有了足够的保证,而党卫军警卫对吉尔斯身份的怀疑和穷追不舍,进一步增加了紧张气氛,让吉尔斯时刻处于一种危机状态里,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吉尔斯的机智和聪明。 跟《辛德勒名单》中的纳粹党卫军不同,《波斯语课》中的德国军官科赫并不亲手用枪射杀犹太人,也不是一个坚定的纳粹分子,他最大的理想是学好波斯语,战后去德黑兰找他的哥哥一起开餐馆。他并没有政治理想,也没有政治信念,他的坏更多来自于他天性上的粗暴和控制欲。这样一个喜欢写诗的年轻人,如果在和平时代,最多就是一个小资青年,但在战争年代的特殊时期,科赫穿上了纳粹军服后,他放纵的个性被放大了。他和吉尔斯因为教授“波斯语课”而越走越近,但他并不是一个怜悯者和同情者,他最后救出吉尔斯的理由居然是不想输掉20个肉罐头,因为他跟吉尔斯打赌,一定能救出他。但可惜的是,他最后居然在过德黑兰海关时,因为一口纯正的假波斯语而被捕,这也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只有极端残酷的生存环境,才能诞生极端荒诞的故事。在《波斯语课》里,没有像辛德勒这样的救世主,也没有像《辛德勒的名单》里的杀戮,但当2840个逝去的犹太人的名字从吉尔斯口中念出时,观众不难想象屠杀现场的血腥和残忍,这才是这部荒诞影片带给观众的警醒和震撼。()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