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 博览 > 正文

经济日报评出2020年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2020-12-30 10:18:21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各国被迫实施隔离封锁,内需和供应、贸易及金融受到严重冲击,经济活动急剧萎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席经济学家洛朗丝·博纳则用“世界正在经历自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衰退”来形容全球经济面临的严峻局面。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

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英欧未来关系谈判达成协议

1月31日,英国进入为期11个月的“脱欧”过渡期。英国和欧盟从3月开始启动以贸易协议为核心的未来关系谈判,双方于12月24日就包括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关系达成协议,英国宣布完成“脱欧”。 

中国首次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欧盟统计局9月16日发布数据,2020年前7个月,欧盟27个成员国与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287亿欧元,增长2.6%。中国首次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保持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地位。

9月14日,中德欧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中欧双方宣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该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也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多个国际机构预计,中国将是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今年以来,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数据,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疫情大考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成绩来之不易。

美联储开启无限量化宽松模式

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将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支撑美国经济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支持市场平稳运行,不设额度上限,相当于开放式的量化宽松政策。此后,美联储多次开启“放水”模式,全球多家主要央行跟进。

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正式签署。对于中美两国来说,这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议,能够稳定全球经济发展,符合两国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

原油期货结算价历史上首次收于负值

4月21日凌晨2时30分,WTI5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报-37.63美元/桶,每桶暴跌55.90美元,跌幅305.97%,历史上首次收于负值。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今年国际油市低迷不振,产油国收入不断下降。迫于无奈,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减产措施和部分经济体复苏支撑了国际油价走稳,但考虑到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原油需求,国际油价仍将承压。

多国设定实现碳中和的时间

英国、日本、韩国等相继设定各自实现碳中和的时间。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12日,中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与此同时,美国于11月4日正式退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对全球绿色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全球债务总规模年底将达277万亿美元

国际金融协会(IIF)11月18日发布报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到2020年年底,全球债务总规模将达到277万亿美元。IIF预计,到2020年年末,全球债务占GDP的比率将达约365%。IIF警告称,自2016年以来,全球债务积累速度前所未有,已增加了逾52万亿美元。未来,全球经济很难在不对经济活动产生显著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债务规模下降与去杠杆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