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精彩图片> 正文
分享到:

“海拔向下,生活向上”——双湖脱贫影像志

2020-12-30 06:43:1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作者:觉果

告别平均海拔5000米家乡的双湖县牧民们乘车搬迁至海拔相对较低的藏南雅鲁藏布江南岸的贡嘎县境内(2019年12月23日摄)。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来自双湖县措折强玛乡才玛荣村的搬迁群众嘎玛在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搬迁安置点的苹果园内采摘苹果(2020年9月23日摄)。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来自双湖县措折强玛乡71岁的罗达瓦(后右二)和家人在位于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搬迁安置点的新家门前合影(2020年8月24日摄)。森布日搬迁安置点是西藏极高海拔地区居民生态搬迁安置点之一,2019年底,来自那曲市安多县色务乡,双湖县嘎措乡、雅曲乡、措折强玛乡的共计957户、4058名群众搬迁至此。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的森布日搬迁安置点(2020年9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这是西藏极高海拔地区居民生态搬迁安置点之一,2019年底,来自那曲市安多县色务乡,双湖县嘎措乡、雅曲乡、措折强玛乡的共计957户、4058名群众搬迁至此。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的森布日搬迁安置点(2020年9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这是西藏极高海拔地区居民生态搬迁安置点之一,2019年底,来自那曲市安多县色务乡,双湖县嘎措乡、雅曲乡、措折强玛乡的共计957户、4058名群众搬迁至此。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位于山南市贡嘎县的森布日搬迁安置点街景(2020年8月24日摄)。这是西藏极高海拔地区居民生态搬迁安置点之一,2019年底,来自那曲市安多县色务乡,双湖县嘎措乡、雅曲乡、措折强玛乡的共计957户、4058名群众搬迁至此。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在森布日幸福家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刚开学的学生们在搬新书(2020年8月24日摄)。这个学校坐落在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搬迁安置点旁,从高海拔地区搬迁至此的孩子们可以就近入学。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在森布日幸福家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室里,学生们在上自习(2020年8月24日摄)。这个学校坐落在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搬迁安置点旁,从高海拔地区搬迁至此的孩子们可以就近入学。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搬迁安置点千亩矮化苹果种植园(2020年8月24日摄)。这是山南市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点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一部分,果园收入的65%将作为分红交给搬迁群众。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西藏双湖县牧民在挤奶(2014年6月29日摄)。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西藏双湖县嘎措乡的牧民在化冰烧水(2019年1月31日摄)。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双湖县嘎措乡(2019年1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西藏双湖县的一户牧民在晒太阳(2013年1月9日摄)。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西藏双湖县嘎措乡的一名学生在家中写作业(2013年1月7日摄)。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西藏双湖县嘎措乡的干部在开会时用牛粪炉子取暖(2013年1月7日摄)。

双湖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深处,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县。上世纪70年代,这里因牧建城,牧民为谋生存,从其他的高海拔地区搬至这个极高海拔地区。如今,这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再度搬迁,从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草原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河谷。新华社记者觉果、普布扎西、孙非,老中青三代人用影像记录了“海拔向下,生活向上”的双湖脱贫画卷。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