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这些水利工程是怎样调蓄洪水的?
2020-07-23 07:40:1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作者: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了超长待机的“梅雨季”,且受大气环流影响,南方其他不少地区也都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强降雨天气,这使得这些地区的江河湖泊水位快速上涨,防汛压力也随之增大。 为缓解流域内防汛压力,部分地区的大坝或闸口开启“泄洪模式”,而这些水利工程有不少都是建成于上个世纪,有的大坝甚至已到“花甲之年”,被网友们亲切称为“坝坚强”。那么,大坝、闸口都是怎样发挥调蓄洪水作用的?泄洪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的?泄洪会对坝体本身及下游群众带来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了解下这些水利工程的前世今生,请水利专家为我们答疑解惑。 新安江水库 “旅游时叫它千岛湖,泄洪了叫它新安江水库。”今年7月8日,位于浙江省境内的新安江水库因其在建成61年间首次开启九孔泄洪,引发网友关注。 本次新安江水库开九孔泄洪,最大出库流量7600立方米/秒(含发电流量1200立方米/秒)。本次泄洪历时173小时,总出库水量33.9亿立方米(发电水量10.7亿立方米,闸门泄洪水量23.2亿立方米),为历次泄洪总水量之首。 王家坝闸 王家坝闸于1953年1月兴建,2003年进行了拆除重建,共13孔,每孔净宽8米,闸孔高5.3米,底板高程24.6米,为平板钢闸门。 蒙洼蓄洪区是淮河干流中游第一个蓄洪区,兴建于1951年。蓄洪大堤长94.1公里,蓄洪区面积180.4平方公里,库容7.5亿立方米。自蓄洪区建成以来,今年已是第16次蓄洪,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淮河防洪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峡泄洪坝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7月19日,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到4.6万立方米/秒,较本轮洪水的峰值6.1万立方米/秒下降了1.5万立方米/秒。“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三峡工程的建成,标志着以三峡工程为骨干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基本形成。百年一遇的洪水使用三峡防洪库容调蓄即可抵御,千年一遇洪水需要配合使用分蓄洪区,使用荆江分蓄洪区的概率降至原来的1/10,大大降低了洪水造成的损失。 太浦闸 太浦闸于1959年建成,2012年原址重建,共10孔,每孔净宽12米,总净宽120米,采用平面直升钢闸门配卷扬式启闭机。 6月9日入梅以来,太湖流域已先后遭遇6次强降雨过程。至7月17日8时,累计梅雨量533.6毫米,已较多年平均梅雨总量偏多。太湖防总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水利部太湖局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7月21日,太湖水位继续上涨至4.78米。 针对网友关心的有关防汛行洪的问题,记者专程请教了水利专家。 7月8日,新安江水库开启9孔泄洪(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忠 摄) 问:大坝、闸口等水利枢纽是如何调蓄洪水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周兰庭:国家水利设施的建设目的主要是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兴利除害,功能包括防洪、防凌、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比如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大坝的最重要功能;王家坝闸作为濛洼蓄洪区入口控制工程,主要作用是通过分洪至濛洼蓄洪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淮河干流防洪安全;浙江新安江水电站主要担负华东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并有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和养殖等综合效益。 7月19日,三峡枢纽开启泄洪深孔泄洪。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问:水利工程的泄洪时机如何决定? 厦门市水利学会秘书长林焕龙:承担防洪任务的水库,汛期都会设置一个汛限水位,就是汛期水库不能超过这个水位,以腾出库容消纳上游洪水,减轻下游河道防洪压力。当上游河道有洪水来临,或者预计未来时段流域范围有较强暴雨,水库都会提前准备泄洪,以此来降低水库水位,腾出库容应对洪峰。 而泄洪指令一般按水库管理权限由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会商研判后下达。指挥部下达指令后,除通知水库单位、有关县区和新闻媒体外,还要及时启动防汛警报系统、预警广播,及时告知下游河道两岸沿线群众,注意安全。 7月20日,洪水通过王家坝闸涌入蒙洼蓄洪区。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问:汛期泄洪时,洪水是否会对水利工程自身带来安全风险? 周兰庭:对于大坝安全而言,首先,大坝在设计阶段一般都会考虑最不利情况,即考虑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泄洪工况下对坝体安全产生的影响;其次,由于大坝是百年工程,设计中均会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以保证大坝运行安全;再者,大坝运行过程中有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系统可以采集大坝沉降、水压以及大坝性态特征,对各种信息获取、整理和分析,做出大坝安全评价,帮助管理人员做出准确、快速灾情预警预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写记者:颜之宏、熊琦、李思远、黄筱、陈诺、张紫赟、潘旭、陈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