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时政 > 正文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香港背靠国家,无惧美国制裁

2020-06-04 07:25:4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新华社香港6月3日电 题: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香港背靠国家,无惧美国制裁

新华社记者张欢 方栋 苏晓

“香港怕不怕美国的制裁?”

“不怕!”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回答得干脆利落。

他指出,香港国安立法旨在恢复香港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会巩固香港长久以来努力成就的国际地位,香港也已做好预案和充分准备,有信心应对美国的制裁。未来香港依靠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所激发的发展动能,继续保持自身的制度和优势,将会在变幻不定的国际形势中持续前行。

行稳致远:国安立法利于改善香港营商环境

陈茂波表示,香港国安立法是为了使社会恢复稳定,恢复安全的营商和投资环境,不仅不会削弱香港的优势,反而会使之更加稳固。

他指出,在“一国两制”、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仍然是资金、人才、货物、资讯自由进出的城市,香港的优势依然在,不会受到立法的影响。

始自去年下半年的“修例风波”和其间的暴力冲击,使得香港社会动荡不安。陈茂波说,有一段时间商界和金融界表露了对于香港社会稳定的担忧。在香港国安立法的有关决定通过后,商界、金融界总体持正面态度,认为国家安全立法将助力香港恢复安全稳定。

“我们绝不愿看见香港变成一个反华势力的据点,给国家安全带来任何麻烦,所以能把这一个缺口堵上,非常好!”他说,香港国安立法对“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对香港的长治久安都很有必要。

处变不惊:香港不担心美国可能实施制裁

“我们可以克服,也有充分的准备和信心。”谈及美国借香港国安立法挑起制裁,陈茂波表示不必担心,香港今天的国际地位是经年累月、一点一滴努力建设的成果,从来不是依靠别国赋予。

陈茂波认为美国确有在金融领域制裁香港的手段,但是因为牵涉自身庞大利益而难以实施。特区政府的数据显示,超过1300家美国公司可以在香港享受进入内地市场的优惠政策,美国在港的金融和专业服务利益亦颇为可观,美国平均每年从香港获得近300亿美元贸易顺差,美国向香港出口货物和服务及香港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为美国创造了逾21万个工作职位……

“与此同时,香港已做好了预案和充足的应对准备。”陈茂波强调,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与美国没有关系,香港自身拥有足够的美元外汇储备可以支持联系汇率,国家还与香港建立了美元和港元的互换协议,在需要之际支持香港。

针对美国提出的将取消香港关税和高科技出口等优惠待遇,以及市场浮现的美国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的担忧,陈茂波表示,美国目前的举动为市场带来少许干扰,但实际影响不需太在意。

他指出,每年香港在本地制造并出口到美国的货物金额在香港总出口额中占比仅为0.1%,关税调整措施影响有限,而且香港独立关税区的待遇是国家在基本法中赋予的独特地位,与美国没有关系。

“只要香港继续维持自身的制度和优势,以及稳健的市场运作,其国际地位仍然独特。”陈茂波说。

强大后盾:国家发展动能支持香港继续向前

回归近23年来,香港背靠祖国,成功抵御各种风险挑战,与内地同发展、共繁荣。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后取得长足发展。陈茂波由衷感叹,国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能够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最坚实的支持和动力。

展望未来,陈茂波从中概股自美国回流香港谈起。他认为此举将为香港资本市场带来新气象,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仅如此,内地经济发展稳健,大量快速发展的科创企业和其他企业急需国际融资,未来也会更优先考虑香港的集资平台。

“香港空间有限,正需要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国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陈茂波说。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1年多来,在大湾区这片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的热土上,香港和大湾区其他城市加速融合,开创发展新格局。日前,内地四部门还联合公布了支持大湾区金融发展的30条意见,进一步为香港的优势产业——金融业提供助力。

陈茂波细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如何扩大香港的发展空间。第一,香港金融服务业会获得更加广阔的舞台;第二,香港和大湾区内的内地城市拥有了优势互补、加强科创合作难得的机遇,香港成长为国际科创中心将大有可为;第三,内地庞大的市场为香港年轻人创造了更大的事业发展空间。

陈茂波表示,国家的发展是香港在变幻不定的国际形势中持续前行的强大后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