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大鳄”“内鬼”集中落马 中国金融反腐进入关键期

2019-12-31 15:10:13 作者:张蔚然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大鳄”“内鬼”集中落马,中国金融反腐进入关键期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张蔚然) 2019年度十大反腐热词近日公布,“金融领域反腐”位列其中。从总部到地方,从国内到海外,从银行到证券,金融领域“大鳄”“内鬼”的集中落马,成为2019年中共反腐的显著特点。

“金融反腐已进入关键期。作为精准反腐的重点领域,其有助于以点代面推动整个反腐败进程,更能成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进而全面深化改革的助力,有很深的政治意味。”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

重拳反腐:清理乱象和问题

记者梳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信息发现,金融系统今年以来共有3名中管干部、逾35名中央一级及省管干部被查,既有证监会原主席刘士余、国开行原董事长胡怀邦这样的中管干部,也有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原行长顾国明、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原总经理李杨勇这样的中管金融企业党员领导干部。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重要监管机构有多人在关键岗位被查,包括银保监会内蒙古监管局党委委员贾奇珍、广西银保监局党委原副书记赵汝林等。一些被认为已“安全着陆”的官员亦受惩处,比如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原局长徐铁在被开除党籍时已到龄退休6年。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表示,上述金融“大鳄”“内鬼”集中落马有其深刻社会背景。比如,近年来金融领域出现一些乱象,它们看似是创新,实则不仅未对实体经济产生强有力支撑,反而带来风险,甚至成为套取国家和个人资产的工具,演变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通过重拳反腐对金融领域乱象和一些历史问题进行纠正清理,不仅有利于净化政治和行业生态,也有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过勇说。

落马共性:吃金融靠金融

金融腐败涉及的范围广、链条长、方式复杂,隐蔽性和传染性都较强。记者梳理官方通报信息发现,“吃金融靠金融”成为一些落马官员的共性。比如,顾国明被指把“把国家托付管理的金融资源当做交易筹码,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李杨勇被指“利用手中掌握的金融资源谋取私利”。

多份通报甚至直接点出,官员落马与审批权密切相关,有人已从金融监管者沦为风险制造者。比如,赵汝林被指“违规审批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原副行长谢明被指“直接插手、干预信贷项目审批”“严重破坏任职金融机构的政治生态”。

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认为,上述通报显示金融腐败基本上并未因涉事人员行政层级或事发地域的变化而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实质性差异,用审批等金融资源做利益交换成为共性特征,这不仅表明金融领域存在一些系统性漏洞或风险,也表明金融腐败分布较广,呈现抱团腐败等复杂特点和趋势,需持续加以清理。

“金融审批事项往往与监管、信贷、证券等密切相关,与其他行业相比,资金体量往往更大,监管者更容易被‘围猎’。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庄德水说。

联合办案:制度优势更明显

从已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李杨勇、徐铁,到近期接受审查调查的农行陕西分行原党委副书记程锦前、汇达资产托管公司党委书记陶晓峰,很多落马官员都由中央一级金融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地方纪委监委联合查处,成为反腐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

“自中管金融机构纪委改设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之后,其‘探头’作用更突出,办案独立性增强,制度优势更明显。”过勇表示。

考虑到很多金融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但其业务开展往往和各地方联系密切,过勇认为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地方纪委监委联合办案,可弥补原来办案力量和发现问题的力量均不足的问题,提高办案效率,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此外,派驻纪检监察组本身也在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比如,为进一步整治金融“土特产”问题,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出台名贵特产特殊资源清单和会管单位名贵特产特殊资源清单。清单之中既包括高端信用卡、纪念币(钞)等有形的“特产”,又包括可获利内部信息和机会等无形的“资源”。

“上述努力旨在抓早抓小,防止干部由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是预防金融腐败的有益尝试,也是重要的制度创新。”宋伟说。

他建议,围绕制度建设,未来可考虑出台针对金融领域从业者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规范,以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是健全对监管者的监督,助力净化金融生态。(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