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体育 > 要闻 > 正文

王登峰:中国学校体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2019-11-29 07:11:50 马邦杰、高鹏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培源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马邦杰、高鹏)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以思维清晰敏捷、观察问题深刻到位而见称于业内。近日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用三个成语描述已经提上日程的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移风易俗、改天换地、众志成城。他表示,中国学校体育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移风易俗

王登峰说,去年9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号召“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对整个学校体育的谋篇布局,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王登峰认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同时也规定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就是要教会运动技能,要勤练、常赛。他说:“这需要形成一个理念,体育课如果教不会学生运动技能,也不是体育课;体育课如果没有课余训练,没有课余作业、课后作业,也不是真正的体育课。”

他说:“我们对学校体育的定位从来没有那么清晰过。我们之前学校体育的定位基本上是保障学生体质健康。保障体质健康,也就意味着学生不一定会运动技能,学生不用参加竞赛,只要每天活动就行,跑步、做操、健步,只要是能够保障体质健康就行。不需要运动技能,也不用参加竞赛,学校体育的价值就没有体现在四位一体上。”

王登峰认为,现在中国发展学校体育,承载着六方面的内涵:第一,身体的发展,要通过体育认清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身体;第二,社交的发展,要有社会化的交往和功能,你跟教练、跟团队、跟对手、跟队友合作,这是社会化的发展;第三,道德的发展,你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要把规则内化为你的行为,竞赛场上学到的东西,要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你的现实生活中;第四,精神的发展,就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升华;第五,智力的发展,很多科学研究都已经证明,小孩子达不到一定的运动量,他的神经系统发育都不健全。小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会激发他的学习热情,会调动他的积极性,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促进文化课成绩的提高,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第六,文化的发展,通过体育交流,孩子们将来可能还会跟不同文化的孩子有直接的交流和对抗,那么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其他文化。

他说:“体育真的可以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变成一个适应社会各方面要求的合格公民。”

王登峰表示,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需要全社会认同学校体育承载的功能。

“跟这个相关的,还需要有另外一个移风易俗,就是学校体育和运动员的关系。”王登峰说,“孩子们掌握了某项运动技能,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到大学都在赛事上参加比赛,没准会出来优秀的运动员。我们要认识到,把它做好,教体能够真正融合,能够为我们国家竞技人才的发展打通一条国民教育的通道。我们经常讲国外,特别是美国,奥林匹克金牌得主90%来自大学生。如果我们按照现在这种模式往下发展,这一点也会成为现实。”

改天换地

王登峰说,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要实现学校体育场馆和教师队伍建设改天换地的变化。

“现在我们学校体育里二者都是严重缺乏,师资队伍不足、能力不强,场地不足,欠账太多。”他说。

“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对体育老师的能力和工作量以及场地数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登峰说:“体育老师的工作量会至少翻一番。比如说,原来需要五个体育老师,现在可能需要10个。因为你要教会,而且要组织课余训练,还要组织全员参与的竞赛。我们现在要每个人至少参加班级的竞赛,这都需要人力、需要场地。场地也是欠账的,我们要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体育的师资和场地建设,这是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短板。”

王登峰透露,目前全国体育老师编制存在大约20万的缺口。

他说,教育部将出台两个文件,分别规划未来三年体育和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体育美育场地场馆建设。

“这个要做好,学校体育美育的办学条件会有明显的改善。这个变化用改天换地来讲,应该不为过。”他说。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