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游戏虚拟服饰隐藏宝藏 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958亿元

2019-11-06 07:05:04 作者: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当现实穿搭与虚拟穿搭相互开始渗透,游戏理念与现实情感也有了互通,虚拟服饰行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虚拟服饰隐藏着宝藏

每年秋冬季,全球大大小小的服装品牌开始上演时装秀,发布春季新款。但令大部分消费者想不到的是,虚拟服饰也开始走进时装周,走进秀场,走上舞台。10月15日,《qq炫舞》在上海时装周发布了虚拟偶像首个时装秀,同时诸多游戏虚拟服饰亮相。

不仅如此,10月20日,在北京服装学院60周年校庆期间,《qq炫舞》还与北京服装学院(以下简称“北服”)正式启动课程共建合作,培养青年设计师,深挖虚拟时尚这块隐藏的巨大宝藏。

虚拟服饰狠烧钱

9月,天猫发布了一组95后消费数据,在这个95后烧钱排行榜上,“电竞”稳居季军宝座。电竞烧钱,包含了游戏装备,比如电脑,键盘,鼠标,耳机这些专业设备。还有一部分隐藏的消费区,即虚拟服饰。

“<英雄联盟>盲僧的皮肤‘龙瞎’最贵时候上万元吧。”95后玩家关冬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和平精英>128元一套衣服,还不包括配套的背包和降落伞。”从关冬发来的截图中,记者看到,这些游戏无论是端游还是手游,都会有出售虚拟服饰或装备的“商城”页面,不仅仅是游戏人物有服装,人物使用的道具还有皮肤销售,而这些服饰,皮肤,普遍一周更新一次,限量版的一月更新一次,难怪烧钱。

像关冬这样花钱较少的,在《qq飞车》里买车也花了2000多元。“玩家才是真的大佬,特别是女生,烧钱那叫一个凶。”关冬说。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女性游戏玩家市场发展迅猛,根据弗若斯沙利文报告,中国女性手机游戏的市场规模按收益计,复合年增长率为101.6%,由2013年19亿元上升至2018年411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8亿元。

女性玩家市场崛起,不仅仅是女性玩家日益增多,在消费层面,女性玩家在游戏里的投入也十分可观。手游《恋与制作人》上线不足一个月,安装量破700万,90%以上的玩家为女性。综合多方数据对比推测,《恋与制作人》月流水或在2亿到3亿人民币之间,单日最高流水更是在2000万元左右。

《和平精英》推出的火箭少女粉色系限量服装和枪械皮肤,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女性玩家的疯狂购买,200元一身衣服,再200元买个枪械皮肤,对人民币玩家而言,这只是小钱。《qq炫舞》真正算得上是烧钱游戏的代表作了,游戏中的各种宠物、典藏、皮肤全部需要人民币充值购买,一件玩家穿的衣服动辄就要几千甚至上万元。

虚实结合是发展方向

对于这种花钱在游戏里买虚拟服饰的行为,许多消费者表示不理解。但业内人士认为,游戏里的虚拟服饰是用户个性的表达和展示,是游戏中玩家的自我个性时尚意识慢慢觉醒。基于虚拟服饰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许多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也开始投身虚拟服饰设计中来,他们不仅设计人物服饰,还会参与设计装备皮肤,更多游戏商家在虚拟设计投入开发经费的同时,也在积极备战实体服饰品牌的推广。

腾讯旗下另一游戏《天涯明月刀ol》早于《qq炫舞》与北服开展合作,作为一款国风游戏,《天涯明月刀ol》的虚拟服饰具有明显的国风特点,除了开发出明璃纱、星砂绸、画雨缎等精美材质,该游戏虚拟服饰设计师还将京剧、云锦、苏绣等非遗绝艺揉入了服装设计中。现在这些国风虚拟服饰不仅在游戏里圈钱,游戏之外,更衍生出实体服饰,成立了独立品牌,虚实结合创造出更大价值。

一些国际奢侈品大牌也开始和游戏商开展联名,推出虚拟服饰和皮肤,将品牌元素和设计糅合到游戏中,游戏人物穿上带有品牌logo的虚拟服饰,让真实的游戏玩家体验感更强,对品牌也有宣传作用。比如《英雄联盟》和LV推出联名人物皮肤,游戏玩家为了追求“限量”“奢侈”火速充值购买。“买不起大牌的实体衣服,买个游戏衣服也很有面子。”关冬认为。

就连故宫博物院也不甘落后,之前《王者荣耀》而周年的甄姬皮肤“游园惊梦”就是出自故宫之手,受到玩家欢迎。《奇迹暖暖》四周年时也和故宫开始了服装联名,不仅是清宫服装进入游戏,就连国宝“紫漆描金山水床”,也被植入游戏中,古色古香。

或许,《qq炫舞》虚拟偶像时装周大秀真正宣告了虚拟服饰跃进现实。当现实穿搭与虚拟穿搭相互开始渗透,游戏理念与现实情感也有了互通,虚拟服饰行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这座隐藏宝藏的开发,我们可以有更多期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