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政策加码技术支撑 油烟治理驶入快车道

2019-10-25 07:03:01 李 禾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政策加码技术支撑 油烟治理驶入快车道

餐饮行业准入门槛低,大多位于居民小区里面或附近,居民关注度高。在北京等城市,餐饮油烟大气污染投诉一度超过大气污染投诉总量的1/3。据北京最新公布的PM2.5来源解析显示,餐饮源贡献率为4%,而在广州,这一比例为6%。

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收紧油烟排放浓度限值、增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限值等。在日前举行的“京津冀地区餐饮油烟在线监测技术交流”上,生态环境部原总工程师万本太等专家表示,餐饮油烟治理政策不断加码,新技术也在助推油烟的精准监测。

油烟是污染和扰民的“老大难”

研究表明,餐饮源排放的油烟颗粒物主要为PM2.5。不但直接推高了大气中的PM2.5浓度,还会伤害呼吸和心血管系统,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等。

不仅如此,油烟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还可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增强大气氧化性,同时为PM2.5的二次生成提供原料;我国菜系丰富,有川湘菜、淮扬菜、粤菜等。不同菜系油烟中的VOCs虽有所不同,但主要特征污染物均含有丙烷、丁烷、异丁烷、乙醇、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和丙醛,平均排放浓度均在100微克/立方米以上。另外还有部分苯系物和卤代烃。苯等芳香烃、甲醛等醛酮类化合物等,具有致残、致畸、致癌等作用。而这些组分中,部分具有异味,直接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扰民的“老大难”问题。

大量现场测试表明,不同类型餐饮企业的VOCs、颗粒物排放系数中,烧烤排放量均位列首位。按一小时一个灶头的排放量计算,烧烤排放约37克的VOCs和30克的颗粒物。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石爱军介绍,排放的30克颗粒物,如果放在大气里,维持空气质量优级,需近100万立方米的空气来稀释;维持空气质量良级,需近50万立方米的空气。

加严油烟排放标准和去除效率

为改善生活环境,降低油烟污染物排放量,减少油烟异味扰民等问题的产生。生态环境部2019年9月印发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收紧了油烟排放浓度限值,增设了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限值,附录了油烟净化设施去除效率要求等。

石爱军说,更高的要求和限值将引导、促进餐饮企业改造更换高效净化设备,以及加装VOCs去除装置,进一步减少餐饮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据统计,2017年我国餐饮服务网点约有465.4万户。该排放标准实施后,预计到2020年,油烟和非甲烷总烃污染物削减量分别达38.34万吨和35.97万吨。

高新技术让油烟测得准、治得了

“油烟有两个特点,面广量大、低空排放,排出的油烟直接影响地面人群。特别是在重污染天,油烟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可能会更大。”万本太强调油烟污染到了应该控制的时候了。

万本太说,控制油烟污染,关键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测。看看排放了多少污染物。现在只做抽测是不行的,400多万家餐饮企业抽测不过来,一定要搞在线监测。二是治。测了不达标怎么办?当前在测和治方面已有很多种高新技术。”不仅可大量减少环保系统的现场巡检工作量,还可建立科学高效的运维决策管理机制。

当前,对油烟监管和治理已成为“蓝天保卫战”的重要部分。

如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正在推进监控平台建设,2019年底前完成设备检测仪安装及联网工作。同时,将加大餐饮油烟排放单位检查监测频次,严厉打击油烟净化装置不正常运行等行为。

南京《2019年下半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措施》中,将“强化餐饮油烟监管”作为一个治理专项。要求11月底前,在完成4000家餐饮企业油烟整治年度任务基础上,再整治餐饮企业1000家。

正是通过在线监测和监管系统,7月第一周高峰时段日均油烟排放总量为9475毫克/立方米,第四周排放总量降至5735毫克/立方米,降幅达39%,区域内居民餐饮油烟零投诉。

本报记者 李 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