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精彩图片> 正文
分享到:

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2019-07-28 07:30:2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图片故事)(1)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上图:检测员尤里武(左)和同事在整车静态试验区对检测车辆进行漆膜厚度测量(7月16日摄);下图:涂镀层测厚仪显示测量漆膜厚度(7月16日摄)。

“传说中的火焰山就在这里,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摄氏度以上,对于人来说这是极端恶劣的环境,但对于曝晒试验而言,这是最佳场所。” 尤里武边说边指着远处的曝晒区,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上万种产品、各类部件分区一字排开,接受着太阳的炙烤。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曝晒区整理查验试验品、采集和监测数据,时长达5小时以上。今年26岁的尤里武来自河南信阳市,是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的一名检测员,大学毕业后来到吐鲁番工作已有两年时间,与烈日和高温相伴是他的工作常态。干旱少雨的高温环境,使吐鲁番成为众多国内外车企、材料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热区试验的首选之地。目前,在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共有3万余件产品和零部件接受曝晒试验,200余件样品接受土壤腐蚀试验。根据不同产品耐高温、耐腐蚀的不同要求,曝晒的时间也长短不一,最长的试验时间达到50年之久。 “在这里接受曝晒‘烤验’的,除了汽车和各类零部件,还有我们这些‘逐日人’。”尤里武说,刚工作时完全不适应这样的环境,进入夏季,吐鲁番高温“炙烤”模式下,白天最高气温达到45摄氏度以上。戈壁中没有一个背阴的地方,一阵阵热浪袭来,仿佛空气都要燃烧起来,汗水刚出来,就被酷热的太阳晒干了。“干我们这一行的,晒伤、中暑是常有的事儿。” 然而,再恶劣的环境也丝毫不会影响检测员们采集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过去国内不具备热区试验条件,很多厂商都会去欧美国家试验,我们试验中心的建立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尤里武说,“厂家根据我们提供的曝晒数据来鉴定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研发,所以我们的工作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来到吐鲁番的两年间,因为忙于工作,尤里武从未好好领略新疆的大美风光,只有日复一日地在大漠戈壁上重复着检测工作,但他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热区试验属于一项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投身其中。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实现自我价值,也是不错的人生体验。” 尤里武说。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2)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在材料静态曝晒区,检测员尤里武喝水降温解渴(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3)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检测员尤里武在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材料静态曝晒区对样品进行日常维护(7月1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4)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检测工作结束后,检测员尤里武回到办公区洗脸降温(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5)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烈日下,检测员尤里武在材料静态曝晒区整理橡胶哑铃试样(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6)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上图:检测员尤里武在材料静态曝晒区查看投试样品(7月17日摄);下图:在材料静态曝晒区,火辣的太阳晒得检测员尤里武睁不开眼睛(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图片故事)(7)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检测员尤里武在车体内部环境模拟试验箱前进行样品投试(7月17日摄)。试验箱内部温度达70摄氏度以上。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8)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新华社照片,乌鲁木齐,2019年7月27日 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检测员尤里武在整车静态试验区对车辆内饰进行色差测量(7月17日摄)。车内温度达60摄氏度以上。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9)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新华社照片,乌鲁木齐,2019年7月27日 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检测员尤里武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地表温度(7月17日摄)。下午7点,材料静态曝晒区的地表温度达到60摄氏度。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10)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新华社照片,乌鲁木齐,2019年7月27日 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在光伏干热试验区,检测员尤里武调整光伏板曝晒角度(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11)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新华社照片,乌鲁木齐,2019年7月27日 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检测员尤里武在恒温恒湿室进行塑料拉伸实验(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12)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新华社照片,乌鲁木齐,2019年7月27日 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在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检测人员在恒温恒湿室进行样品规格尺寸检测(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图片故事)(13)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新华社照片,乌鲁木齐,2019年7月27日 火焰山下的“逐日人” 检测员尤里武(左二)和同事们一起吃午餐(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