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体育> 足球> 国内足球 > 正文

执教中国校园高中国家队 主帅曲圣卿更看重立德

2019-07-11 09:52:45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前国脚曲圣卿选拔100多学生 由拜仁和国内专家掌眼 组建中国校园高中国家队

执教高中国家队 曲圣卿更看重立德

7月9日晚上10点,在上海市曹杨二中的教室里,44岁的前国脚、中国校园高中国家队主帅曲圣卿刚刚和队员们一起总结了此前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城市队的比赛,同时也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

从职业球员、国脚到高校教师并转型为基层校园足球教师,曲圣卿对于足球的热爱从未“降温”。在他带领下,一支中国校园高中国家队跃然而起。

组建队伍

通过拜仁和国内专家选出48人

北青报:是什么机缘让你走上了中国校园高中足球队的工作岗位?

曲圣卿:也算不上什么机缘,去年下半年参加亚足联A级教练员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与校足办领导还有中国足协领导有过一些接触。后来我在珠海参加全国教练员总结大会时接到余东风老师通知,也挺意外。当然,作为老师,也有这个责任为校园足球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北青报:组建这支高中国家队花费多长时间?

曲圣卿:年初在梅州选拔了100多个学生。他们都是由来自德国拜仁慕尼黑的专家经过4年挑选出来的,最后通过拜仁和国内的专家选拔出48人,分为A、B两组。为了这次的比赛,组队时挑选了2002年到2005年出生的队员。如果看重成绩,全用年龄大的,弄几个2000年出生的,成绩可能好一点,但对队伍建设不利。

北青报:这些孩子是最优秀的苗子吗?他们的学习情况怎么样?

曲圣卿:我们这次选拔出来的队员也不能说是这个年龄段最好的。据我了解,有一些好的苗子都在俱乐部参加精英培训。今年高考有几个考了400多分的。相对来说,能踢球,能拿一级运动员,高考能考400多分相当可以了。据我所知,今年有被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录取的。

队伍有魂

知道身背国旗的分量

北青报:都说踢球的孩子脑子转得快,有没有亲身感受到?

曲圣卿:跟这些队员在一起我发现,钻研业务的时候,他们的意识比常年踢球的队员要快,理解能力强,执行能力大家也看到了。面对澳大利亚队时,我跟他们说,不要看记分牌,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观众看比赛看得热血沸腾,那样的话,你们传递的东西就到位了,把不放弃的体育精神表现出来。和澳大利亚队踢平后,总结的时候说的是在场上每一步跑动都是为这个球队做事情,不是为自己,队员很理解。

北青报:这支队伍的队魂是什么?

曲圣卿:参与足球的人应该知道身背国旗的分量,这就是灵魂。参加比赛,为国争光,面对强敌得有本事,怎么有本事?肯定是平时苦练,在比赛时才能表现出来。足球其实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上场打仗不能没血性,表现出来的就是民族尊严。最后一点就是关于校园足球最重要一点——树人。在场上表现出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自己、尊重队友。所以,这次组队之初就把习主席的“四有”作为队魂写进队规里。

校园足球

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成绩

北青报:校园足球对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曲圣卿:校园足球首先是立德树人,然后又通过足球教育,让孩子有一个好身体,保家卫国。第二个是规则意识,最起码通过足球这项体育文化教育让孩子们知道规矩是什么。

未来就是通过体育教育,让人们形成一种规律。欧美、日韩搞足球的最大目的就是这个,他们很注重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什么成绩,更多的是为了传承良好的东西。

北青报:立德树人是一个漫长过程,如何在短时间内把校园足球的精髓灌输给队员?

曲圣卿:我们队员都是来自校园,教练也都是老师。我们在队内每天提倡的是品德教育,首先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个人的得失放在集体下面,小算盘别打那么细;人要大度一点,允许你的同伴犯错误;不要斤斤计较,还要主动去补台。我在讲课交流过程中就讲一点:没有不行的学生,肯定有不称职的老师。

北青报:经过一段时间探索,校园足球的体系是否已日趋完善?

曲圣卿:现在校园足球领导、专家很清晰地知道,首先要有自己的讲师,其次是通过好的讲师培养出好的基层教练。培养出好的教练员,自然而然地就会培养出好的队员,这是第一个认识。第二个认识是我们要给孩子们创造比赛机会,可以利用小长假、小周期的时间,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比赛机制,可以是跨区甚至跨省市的。有了这个平台,一年能踢八九十场比赛,进步会很快。

文/本报记者 肖赧

统筹/汪浩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