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哈迪勒克村(以下简称“托村”),见到了黄英杰。黄英杰是托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如何赢得群众的信任? “现在的生活,来自老乡的帮助。” 1990年,17岁的黄英杰高考落榜,跟随亲戚从四川农村来到新疆打工。黄英杰告诉,“刚到村子里,我没地方住,也没吃的,乡亲们就经常给我送点儿吃的。在老支书的帮助下,村民还给我提供了两间空房子。” 在村民的帮助下,黄英杰承包了80亩荒地,但前期不用支付承包费,村民同意他挣上钱再付钱。更让黄英杰难忘的是,老党员买买提·吾守尔帮他从银行贷款1600元,这笔钱算是他发家致富的启动资金了。就这样,在老乡们无私的帮助下,黄英杰才慢慢渡过难关,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好转,并靠科学种植棉花富裕了起来。 自己富裕了,黄英杰并没有忘记村里的老百姓。黄英杰告诉,“我总认为,我能有现在的生活,都是因为乡亲们无私的帮助。” 2006年,村里生产条件很差,基本没有大型农机具。黄英杰毫不犹豫地将原本准备盖房子的钱全部拿出来,还向亲戚借了一部分,带头买了一辆东风104大马力拖拉机和一辆504中型拖拉机。之后,不管村民有没有给钱,黄英杰都帮助他们犁地。 另外,在黄英杰的带动下,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棉花地里施起化肥。2007年,托村的棉花亩产由原来的200公斤增加到260公斤,村民们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2008年,他被推选为托万哈迪勒克村党支部书记。 “种活了不要钱,种死了要给钱。” 上任后的黄英杰,没有辜负群众的信任。黄英杰告诉,“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实事求是,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着想。” 当时,村里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全村5200亩农田灌溉困难,黄英杰通过争取得到乡党委、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第二年年初,县、乡两级政府相继拨款9万元,加上村民筹集的部分资金,为村里修了水渠、闸口,彻底解决了浇水难问题。 村里的路坑坑洼洼,载重四吨的拖拉机最多能拉出去一吨货物,运输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2011年,在黄英杰的努力下,县交通局派人到村里考察道路状况,认为村里道路路基太低,不符合修柏油路条件。在黄英杰的倡议下,全村人开始集资垫路,他先拿出5000元,其他村民多则三五百,少则三五十,很快凑齐了5万元。雇来挖掘机,全村每天80名壮劳力连续干了5天,终于筑起了两公里长的合格路基。2012年6月,村里的柏油路修通。 为村民增加收入,是黄英杰时时刻刻思考的事情。2009年,黄英杰发现核桃市场需求量大,而且符合当地种植条件,于是积极向村民推广。他通过协调农村信用社为农户担保贷款40余万元,进行核桃集中育苗,然后把苗木提供给村民。为了提高村民的积极性,黄英杰出奇招,“种活了不要钱,种死了要给钱。”通过三年努力,全村的核桃种植面积已达到3800余亩,2013年挂果率达到了100%。林果业已经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现在,黄英杰又把庭院经济建设作为改善居住环境、节省生活开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按照“前院、中园、后圈”的模式,引导扶持低收入家庭发展庭院经济、精品果园、畜牧业。 “如果调走黄书记,我们不答应。” “来新疆近30年来,最让我难忘的是2013年6月28日的那场冰雹。”黄英杰告诉,当时棉桃已经结出来了,本来就等着丰收了。但是,这场冰雹让村民一年的努力化为乌有。很多农民哭了。 面对天灾,黄英杰没有被打垮。虽然自己也损失惨重,但此时的黄英杰展现出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他迅速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组织村民灾后自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全村5000余亩受灾耕地全部播种晚玉米,并帮村民联系外出务工。 “有我在,你们放心。”黄英杰的话,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黄英杰成了托村的主心骨,在托村,“有困难就找黄书记。” 特困户汗丽姑·艾买尔离婚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托村的娘家居住,上有70岁的老母亲,下有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汗丽姑生活非常艰辛。 黄英杰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他自己掏钱买来了水泥和砖头,为汗丽姑新修了围墙,并为他们一家4口申请了低保,并负担其女儿高中3年的费用。面对着,回忆起黄英杰点点滴滴的帮助,汗丽姑感激涕零。 黄英杰用点点滴滴的努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016年,黄英杰当选库木库萨尔乡副乡长兼托万哈迪勒克村党支部书记。得到消息的村民为黄英杰高兴,却又有些担心。很多人跑来询问村主任依明·买买提,“黄书记是不是要调走了?不能让黄书记走啊,如果调走黄书记,我们不答应。” 各族群众用这种朴素感人的方式,表达着对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信任与尊敬,令人动容。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