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6月22日电 据上海海关22日通报,该海关一年来累计查获走私毒品案件32起,缴获各类毒品及易制毒物品共计4174克。其中今年上半年立案侦办走私毒品案件21起,同比增加1.3倍。 当天,上海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李清介绍了当前上海口岸毒品走私的一些新特点。 据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国际邮政行业的迅猛发展,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采用“两头不见人”、隐蔽性更强的邮递渠道来走私毒品。一年来上海海关在邮递渠道查获走私毒品案件31起,占毒品案件总数的96.88%,另外1起来自旅检渠道,货运渠道和快件渠道未有查获。 上海海关查获走私新精神类药品案件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2017年和2018年分别查获3起和11起,而今年上半年已查获17起,占今年查获案件数量的80.95%。一年来,合计缴获新精神类药品412克,主要为氟硝西泮(俗称“蓝精灵”)、唑吡坦、三唑仑等。此外,上海海关还查获传统毒品走私案件10起,缴获可卡因、大麻等,合计3763克。 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成为走私毒品主要来源地。一年以来上海海关查获源自美国、加拿大的大麻类毒品走私案11起,总重2275克,并且从单纯的大麻叶、大麻花演化为大麻烟油、大麻食品等新走私模式。走私入境的新精神药物主要来自日本,今年已查获17起,重304克,涉案的西泮类药物为我国列名管制的精神药物。 不法分子走私新型毒品的伪装手法多变,有的将摇头丸制成“机器猫”等卡通形状的“糖果”,有的将新精神类药物伪报成维生素、钙片等常规保健品。本周上海海关吴淞邮轮旅检现场查获注入K粉和摇头丸成分的洋酒,是2015年浦东机场旅检查获红酒藏毒后,又一起以酒类为载体走私毒品的案例,隐蔽性很强。 此外,走私分子精心挑选带毒人员和走私路线。今年查获的邮递渠道走私新精神药物案件中,有不法分子前往日本向中国籍旅日留学生和打工人员收购依处方开取的新精神类药品,通过邮递方式寄回上海,本人则另搭乘飞机回沪收取邮包,实现人货分离,逃避海关监管。 李清表示,海关已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上海口岸的禁毒工作,今后,上海海关将继续重拳出击,坚决遏制毒品问题蔓延的势头,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