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精彩图片> 正文
分享到:

走进西藏红酒之乡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2019-06-11 07:26:53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周冬
从陶瓷大缸里舀上一碗碗红酒,端到来客面前双手敬上,如同藏家农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一般,这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百姓的待客之道。

(图文互动)(1)走进西藏红酒之乡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风貌(6月3日摄)。从陶瓷大缸里舀上一碗碗红酒,端到来客面前双手敬上,如同藏家农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一般,这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百姓的待客之道。红酒是当地一种“土特产”,家家户户基本都会酿制,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法。当地百姓酿制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芒康县将葡萄酒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已建成万亩葡萄基地。这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成为群众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图文互动)(2)走进西藏红酒之乡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西藏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的工人在检修制酒设备(6月3日摄)。从陶瓷大缸里舀上一碗碗红酒,端到来客面前双手敬上,如同藏家农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一般,这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百姓的待客之道。红酒是当地一种“土特产”,家家户户基本都会酿制,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法。当地百姓酿制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芒康县将葡萄酒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已建成万亩葡萄基地。这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成为群众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图文互动)(3)走进西藏红酒之乡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西藏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工人在为葡萄剪枝(6月3日摄)。从陶瓷大缸里舀上一碗碗红酒,端到来客面前双手敬上,如同藏家农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一般,这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百姓的待客之道。红酒是当地一种“土特产”,家家户户基本都会酿制,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法。当地百姓酿制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芒康县将葡萄酒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已建成万亩葡萄基地。这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成为群众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图文互动)(4)走进西藏红酒之乡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西藏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员工曲措在展示一款获奖的“达美拥”葡萄酒(6月3日摄)。从陶瓷大缸里舀上一碗碗红酒,端到来客面前双手敬上,如同藏家农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一般,这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百姓的待客之道。红酒是当地一种“土特产”,家家户户基本都会酿制,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法。当地百姓酿制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芒康县将葡萄酒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已建成万亩葡萄基地。这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成为群众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图文互动)(5)走进西藏红酒之乡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建厂生产并注册“丁德良”牌干红葡萄酒品牌的鲁仁弟在他的酒厂里(6月3日摄)。从陶瓷大缸里舀上一碗碗红酒,端到来客面前双手敬上,如同藏家农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一般,这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百姓的待客之道。红酒是当地一种“土特产”,家家户户基本都会酿制,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法。当地百姓酿制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芒康县将葡萄酒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已建成万亩葡萄基地。这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成为群众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图文互动)(6)走进西藏红酒之乡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建厂生产并注册“丁德良”牌干红葡萄酒品牌的鲁仁弟介绍他家里一棵树龄超过百年的葡萄树(6月3日摄)。从陶瓷大缸里舀上一碗碗红酒,端到来客面前双手敬上,如同藏家农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一般,这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百姓的待客之道。红酒是当地一种“土特产”,家家户户基本都会酿制,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法。当地百姓酿制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芒康县将葡萄酒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已建成万亩葡萄基地。这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成为群众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图文互动)(7)走进西藏红酒之乡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村民在自家酿造葡萄酒(6月3日摄)。从陶瓷大缸里舀上一碗碗红酒,端到来客面前双手敬上,如同藏家农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一般,这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百姓的待客之道。红酒是当地一种“土特产”,家家户户基本都会酿制,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法。当地百姓酿制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芒康县将葡萄酒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已建成万亩葡萄基地。这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成为群众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图文互动)(8)走进西藏红酒之乡芒康县纳西民族乡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村民在展示自家酿造的葡萄酒(6月3日摄)。从陶瓷大缸里舀上一碗碗红酒,端到来客面前双手敬上,如同藏家农民为客人斟上青稞酒一般,这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百姓的待客之道。红酒是当地一种“土特产”,家家户户基本都会酿制,采用传统自然发酵方法。当地百姓酿制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芒康县将葡萄酒作为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已建成万亩葡萄基地。这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成为群众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