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风从海上来”——中国海上商业航天发展模式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胡喆、萧海川 2019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碧波万顷腾长龙,航天新风海上来。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海域成功发射,将七颗国产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固体运载火箭发射试验。 海上发射的成功意味着什么?专家们纷纷表示,随着试验取得成功,“技术模式”的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商业航天发展的红利,助推中国商业航天实现新飞跃。 航天“牵手”海工:用“绣花活”精神圆满完成首次海上发射 海上发射技术试验,顾名思义就是将运载火箭的发射阵位由陆地转移至海上。由陆向海,听上去似乎并不困难,实际却需突破数道难关。从卫星与火箭的总装测试到星箭一体的海陆运输、从茫茫大海上精准定位到火箭升空后实时测量,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确是一门更精细的“绣花活”。 6月5日12时06分,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华社记者在发射现场看到,运载火箭整体装载于一艘民用大型驳船上。进入发射准备阶段后,原本处于平躺状态的火箭,被逐步起竖至垂直位置。随着点火口令的下达,位于驳船正中央的火箭腾空而起,拖着一条长长的尾焰,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消失在天宇。 长征十一号火箭副总设计师管洪仁介绍,作为固体运载火箭的长征十一号,为配合海上发射要求,一改以往在发射现场组装调试,将全箭对接、卫星对接以及测试工作全部前移至北京总装厂完成。长征运载火箭首次以箭星组合体形式整体出厂,随后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抵达发射母港——山东海阳港。经测试准备后,登船海运至约200公里外的发射海域。 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李同玉表示,此次发射是航天企业与海工企业首次强强联合,牵引带动航天、海工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建立了开放、共享的海上发射体系。 “这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海上回收平台等技术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建设航天强国与海洋强国的有效融合。”李同玉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