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娱乐> 音乐 > 正文

《水腔》:古歌,在剧场把心灵唤醒

2019-04-19 10:43:49 张之薇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柳绿   我来说两句

而身体就是这部作品的骨。在当代剧场空间中,身体是最无法被忽略的元素之一。作为长期从事舞蹈编导与肢体研究的导演彭涨来说,想探寻的就是在剧场空间中,身体表达与叙述的关系、与吟唱的关系、与音乐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呈现出一种共融,也可能呈现出一种对抗。在《水腔》中舞蹈呈碎片式拼贴,不以表达具体的情节、故事为目的,而且舞蹈语汇打破了固有舞种的分野,有对自然万物、生活动作以及湘西傩舞的借鉴。在“孩子的歌”的段落中,舞者通过肢体表达大自然生命的蓬勃;在“思念的歌”时,舞者通过肢体表达都市异乡人遭遇身份确认时的心灵撕扯;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逝者的歌”段落中,那个散发着原始生命力的舞者,他奔放的律动让我看到了湘西傩舞的影子。当几乎全裸的舞者周身被象征河流的白色纸张覆盖时,他就是拥有爷爷魂魄的皮囊。在浓烈的祭祀般的音乐中,舞者不羁地舞动,一片片纸张跌落,仿佛爷爷的灵魂也随着河流被带走。

当代剧场艺术中,“我”的在场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创作点。创作者往往从真我出发反观人与社会的关系,以期跳出角色的“包裹”。在《水腔》中那个年轻的讲述者其实就是“我”的视角:一个生长于湘西的土家族孩子迫不及待地要出走,进入大都市之后对自我的困惑和迷失,直至对故乡的思念与再回归。这个“我”其实就是导演自己,但是作品中关乎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两个自我挣扎的主题却也是人类永恒的母题。

不过,当我惊喜地看到在剧场空间中各种艺术元素在这里共振的时候,反而发现人的语言却成为了那个剧场空间中最苍白无力的表达——也许因为太具象了。在当代剧场观念下,怎么处理语言与剧场的关系?它需要被直白地说出来吗?一个故事在其中的意义何在?它是不是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最简洁地表达?当吟唱已经非常好地叙事,那么回望的“我”是不是可以与观众重叠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水腔》还在继续探索的路上。历史是一条河流,祖先与我们同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