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今天,《黄河大合唱》在延安唱响
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音乐会昨晚在延安举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1938年末,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在东渡黄河宣传抗战途中,受到百折不挠的黄河精神启发,开启了他构思创作《黄河大合唱》歌词的序幕。1939年,光未然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八段歌词,后经作曲家冼星海谱曲和配器,成就了中华民族音乐史诗最激荡的音符——《黄河大合唱》,于当年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场面空前。这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史诗经典,迅速传遍全国,成为全民族夺取抗战胜利的号角。80年后的今天,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仍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为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2019“重走《黄河大合唱》创作之路活动”于近日启程,来自《黄河大合唱》作者的后人、当年首演的抗敌演剧三队的后代以及海内外合唱团体齐聚一堂,于壶口瀑布再度唱响《黄河大合唱》。92岁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河怨》的演唱者郭淑珍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朗诵者瞿弦和也惊喜亮相4月12日举行的纪念音乐会,再度唱响这首振聋发聩的民族之声。在这一特殊的日子,光未然之子张安东、女儿张安迪以及冼星海之女冼妮娜、严良堃之女严镝等,共同揭开当年那段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
《黄河大合唱》见证着光未然和冼星海的革命友谊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是诗人光未然和冼星海的第三次合作,也是两人创作中最重要和影响力最大的代表作。
要说两人的第一次合作,还要追溯到1936年两人在上海创作了歌曲《高尔基纪念歌》。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光未然从上海转移到武汉,和冼星海成为同事,同住在武昌昙华林政治部第三厅后楼的一间寝室里。这段时间里,他俩创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等十多首歌曲,并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为创作《黄河大合唱》奠定了思想上、情感上、艺术上的重要基础。
1938年10月,光未然随抗敌演剧三队首次乘木船渡过黄河。当他见到黄河惊涛骇浪的壮观景象,心灵被震撼。光未然觉得,队员都有去延安的强烈意愿,如果成行,自己就会遇见冼星海,因此,必须酝酿好诗词,作为再见冼星海的见面礼。
1939年1月,光未然在晋西打游击时坠马负伤,经过申请,后来辗转到延安治疗:“毛主席指示把为中央机关供电的唯一的小型发电机运到医院,为我父亲做手术供电,手术很成功。冼星海听说光未然受伤到了延安,走了几十里山路到边区医院看望我父亲。冼星海就是在这里向我父亲提出了第三次合作的动议。” 光未然之子张安东回忆道,当时自己的父亲正好在酝酿一首长诗,叫做《黄河吟》。于是他与冼星海商量,决定把男声唱、女声唱、混声唱、轮唱、合唱、男声独唱、女声独唱和配乐诵分成了八段。当时光未然的左臂骨折肿胀,手术后行动不便,他就躺在床上,口授给他的战友胡志涛笔录。一连5天口述了400多行诗句,终于完成了《黄河吟》。
歌词写完后,光未然从医院回到西北旅社,决定在3月11日“识谱运动”总结会之后,举办歌词朗诵会,并邀请冼星海参加。光未然的女儿张安迪告诉记者,朗诵会上,父亲亲自朗诵他的长诗《黄河吟》,400多行的诗句一气呵成,当时冼星海全神贯注地听着朗诵:“当朗诵完毕,余音还在窑洞里回荡,冼星海简直兴奋得不得了,一个箭步就跑上去,把歌词一把抓在手里说,我有把握写好它。临行之前,冼星海再三叮嘱,尽快派人去他家把渡黄河的细节告诉他,比如黄河船夫怎么样叫号子,怎么指挥那些船工划船等等。不久,冼星海又赶到西北旅社找到我父亲研究创作构想,两人详谈后把《黄河吟》改为《黄河大合唱》。”
谈到这个细节,《黄河大合唱》的权威指挥和主要诠释者严良堃的女儿严镝回忆道,当时邬析零(后来是《黄河大合唱》首演的指挥)很详细记录了两次渡黄河的经历,还记录了船夫号子的腔调和节奏。有一天冼星海约邬析零了解渡黄河的情况,还要邬析零模仿哼唱船夫号子。邬析零边哼唱边解释,两人交谈交流足足4小时。
冼星海边创作边吃砂糖,短短6天,在延安窑洞写出《黄河大合唱》
在回忆冼星海的创作过程时,张安东分享了一件趣事。当时冼星海习惯边吃糖边创作,要光未然给自己弄点水果糖,光未然找遍延安也没有买到水果糖,后来想尽办法终于得到2斤白砂糖,交给冼星海:“他在窑洞里开夜车写《黄河大合唱》,困了就吃一勺,然后接着写。”
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则透露,在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父亲带病坚持,自己的母亲常熬些用黄豆做的土咖啡给他提神。每到晚上,父母和邬析零、田冲一起唱前一晚谱写的歌曲:“不合适的再改,觉得好的,就拿去油印出来,发给队员进行练习演唱。”冼妮娜表示,父亲对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一直秉持着包容的心态,他交代光未然,作品不合适就提出来,可以随时改,演员可以二度创作。得知大家对两首独唱曲《黄河颂》和《黄河怨》挑剔较多,冼星海二话没说就全部推翻重写,直到第三稿大家比较满意了才定稿。终于,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一首含有8个乐章的《黄河大合唱》就在延安鲁艺的窑洞里诞生了。
冼星海以惊人速度完成了《黄河大合唱》全部音乐曲调的创作,但随之又遇到了写伴奏的困难,彼时延安缺乏西洋乐器,合适的乐队也难找。冼星海就利用当时现有的笛子、二胡、口琴、鼓、锣、木鱼、提琴、军号等,相互巧妙地搭配,仅用了5天的时间,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中西合璧的伴奏音乐。说起这个,严镝的回忆极为生动:“他看到李焕之腰间背了一个瓷缸子,就告诉李焕之,等到演出的时候把同学的勺子、叉子都收集起来,放到瓷缸子里,我一给你手势你就抱着缸子拼命摇,给音乐配上助威声效。”
首演盛况空前,排练时间仅有短短10天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那天,大礼堂挤满了上千名听众,盛况空前。当晚,《黄河大合唱》被放在最后作为压轴曲目,在唱到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时,光未然亲自朗诵:“他身披黑色的大半身长的大氅,遮住了他因伤扶持棍杖的动作。担任男声独唱的是田冲,担任女声独唱的是蒋旨暇,担任二重唱的是史鉴和刘晨暄,担任主持的是胡丹沸。而乐队中有向隅、李焕之、李鹰航、李凌、梁寒光、汪鹏等。” 当《怒吼吧!黄河》的尾音落下的那一刹那,全场掌声、叫好声和抗日的口号声如雷鸣般响起,冼星海在演出后当晚的日记上写道:“今晚是延安空前的音乐晚会。”
身为严良堃的学生,广州市合唱协会会长苗向阳透露,当年排演《黄河大合唱》的合唱人数只有30多人,乐队也不到30人,排练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天就首演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黄河大合唱》的首演中,指挥的并不是冼星海,而是邬析零。对于原因,冼妮娜表示,当时演剧三队要带着这个节目去敌后演出,但父亲因为要留在鲁艺教书无法前往,因此他希望能够培养三队的指挥,也就是邬析零。
而在同年5月11日延安鲁艺建校一周年的演出上,一个由100人组成的合唱队再次唱响《黄河大合唱》,这次演出则是由冼星海亲自指挥。唱到《保卫黄河》时,冼星海指挥台下的观众和台上的演员一块演唱:“这个效果非常好,台上和台下的演员和观众一起唱是从来没有过的,一直到最后,唱完以后掌声简直是轰动了整个礼堂。毛主席高兴地把双手举过头说好啊好啊。我父亲听到了毛主席的赞扬也非常高兴和激动,双眼含着泪谢谢毛主席对他的鼓励。”回忆起当晚的场景,冼妮娜依然激动。
《黄河大合唱》里的“广州元素”
《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分别是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河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庄严地讴歌了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从广州番禺走出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创作时也将对家乡的情怀融入其中。广为流传的《保卫黄河》里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成为整部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乐章之一。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一乐章中不仅采用民间打击乐节奏,冼星海还特别运用了富有广东特色的狮子舞旋律作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
在《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美学学者封孝伦对这首歌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整个黄河套曲中,这首歌曲是一个亮点。整部合唱的基调是痛苦的、悲壮的。如果全色的悲,则无以照亮斗争的前景。而这首曲子,就打破了这种格局,使大合唱在情感的抒发上富于变化。恰恰是这一点,使《保卫黄河》这首歌曲较好地满足了人们投身抗战渴望胜利的审美追求,获得人们的普遍喜爱。”
严良堃的女儿严镝表示,自己的父亲毕生都在指挥和传唱《黄河大合唱》,他曾说过,《黄河大合唱》之所以能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源于词作者和曲作者心声的真诚流露,源于创作者将自身的利益与人民大众联系起来,源于创作者心中的音乐能够表达人民心中深切的愿望。(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特约通讯员 郭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