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边创作边吃砂糖,短短6天,在延安窑洞写出《黄河大合唱》 在回忆冼星海的创作过程时,张安东分享了一件趣事。当时冼星海习惯边吃糖边创作,要光未然给自己弄点水果糖,光未然找遍延安也没有买到水果糖,后来想尽办法终于得到2斤白砂糖,交给冼星海:“他在窑洞里开夜车写《黄河大合唱》,困了就吃一勺,然后接着写。” 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则透露,在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父亲带病坚持,自己的母亲常熬些用黄豆做的土咖啡给他提神。每到晚上,父母和邬析零、田冲一起唱前一晚谱写的歌曲:“不合适的再改,觉得好的,就拿去油印出来,发给队员进行练习演唱。”冼妮娜表示,父亲对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一直秉持着包容的心态,他交代光未然,作品不合适就提出来,可以随时改,演员可以二度创作。得知大家对两首独唱曲《黄河颂》和《黄河怨》挑剔较多,冼星海二话没说就全部推翻重写,直到第三稿大家比较满意了才定稿。终于,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一首含有8个乐章的《黄河大合唱》就在延安鲁艺的窑洞里诞生了。 冼星海以惊人速度完成了《黄河大合唱》全部音乐曲调的创作,但随之又遇到了写伴奏的困难,彼时延安缺乏西洋乐器,合适的乐队也难找。冼星海就利用当时现有的笛子、二胡、口琴、鼓、锣、木鱼、提琴、军号等,相互巧妙地搭配,仅用了5天的时间,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中西合璧的伴奏音乐。说起这个,严镝的回忆极为生动:“他看到李焕之腰间背了一个瓷缸子,就告诉李焕之,等到演出的时候把同学的勺子、叉子都收集起来,放到瓷缸子里,我一给你手势你就抱着缸子拼命摇,给音乐配上助威声效。” 首演盛况空前,排练时间仅有短短10天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那天,大礼堂挤满了上千名听众,盛况空前。当晚,《黄河大合唱》被放在最后作为压轴曲目,在唱到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时,光未然亲自朗诵:“他身披黑色的大半身长的大氅,遮住了他因伤扶持棍杖的动作。担任男声独唱的是田冲,担任女声独唱的是蒋旨暇,担任二重唱的是史鉴和刘晨暄,担任主持的是胡丹沸。而乐队中有向隅、李焕之、李鹰航、李凌、梁寒光、汪鹏等。” 当《怒吼吧!黄河》的尾音落下的那一刹那,全场掌声、叫好声和抗日的口号声如雷鸣般响起,冼星海在演出后当晚的日记上写道:“今晚是延安空前的音乐晚会。” 身为严良堃的学生,广州市合唱协会会长苗向阳透露,当年排演《黄河大合唱》的合唱人数只有30多人,乐队也不到30人,排练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天就首演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黄河大合唱》的首演中,指挥的并不是冼星海,而是邬析零。对于原因,冼妮娜表示,当时演剧三队要带着这个节目去敌后演出,但父亲因为要留在鲁艺教书无法前往,因此他希望能够培养三队的指挥,也就是邬析零。 而在同年5月11日延安鲁艺建校一周年的演出上,一个由100人组成的合唱队再次唱响《黄河大合唱》,这次演出则是由冼星海亲自指挥。唱到《保卫黄河》时,冼星海指挥台下的观众和台上的演员一块演唱:“这个效果非常好,台上和台下的演员和观众一起唱是从来没有过的,一直到最后,唱完以后掌声简直是轰动了整个礼堂。毛主席高兴地把双手举过头说好啊好啊。我父亲听到了毛主席的赞扬也非常高兴和激动,双眼含着泪谢谢毛主席对他的鼓励。”回忆起当晚的场景,冼妮娜依然激动。 |
相关阅读:
- [ 10-10]中哈合拍影片《音乐家》将再现《黄河大合唱》创作情景
- [ 04-10]开罗歌剧院举办“丝竹华韵”中国民族音乐会
- [ 04-10]图书馆里的交响音乐会
- [ 04-07]缅怀抗战英烈祝福伟大祖国 抗战馆举行抗战主题音乐会
- [ 03-29]赏软浮雕听音乐会 鼓浪屿本周末精彩纷呈
- [ 03-25]《诗韵》吕韵独唱音乐会中国艺术歌曲专场举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