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娱乐> 娱乐观 > 正文

两家老牌人艺都遇“张口”难题

2019-03-13 09:05:38 牛春梅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柳绿   我来说两句

北京日报讯(记者 牛春梅)“北京的四合院儿,天津的小洋楼。”具有地道津味儿的天津人艺话剧《海河人家》,将于3月14日、15日来京参加“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出前夕,该剧副导演、天津人艺演员剧团团长张艳秋和北京人艺著名演员杨立新坐在一起,聊起了京腔津韵。

作为两个城市最重要的剧院,北京人艺和天津人艺也都分别以京味儿话剧、津味儿话剧见长。北京人艺有《茶馆》《窝头会馆》《小井胡同》《龙须沟》,天津人艺则有《蛐蛐四爷》《闯江湖》,以及本周将参加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的《海河人家》。

杨立新和张艳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没有上过专业的艺术表演院校,都成长于各自剧院的学员班。杨立新是1975年进入北京人艺学员班,而张艳秋则是1987年进入天津人艺最后一届学员班。

两位表演艺术家都笑称自己的学历比较低,只有中专文凭,但得益于剧院培养体制,他们是看着前辈的戏,在舞台上摸爬滚打长大的。杨立新的舞台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而张艳秋也是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学员班招生,无论是天津人艺还是北京人艺,招收的都是当地生源,他们说地方话自然是没问题,演自己的身边事对年轻演员的成长也非常有帮助。杨立新说,自己当年就害怕站在舞台中间,总觉得跑跑龙套就行了,直到他在《小井胡同》中出演戏份儿较多的“小力笨儿”,才得到剧院前辈的认可。他认为,这个角色自己之所以能够塑造到位,正是因为学的是自己身边曾经接触过的人。

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京人艺、天津人艺都不再开设学员班,转而向各大艺术院校招新。艺术院校招生都是面向全国,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年轻人说普通话没问题,但是要将方言说到位还是比较困难,他们学说的北京话、天津话背后还带着各自的地方口音,而且北京话、天津话的许多微妙之处,如果不是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仅靠学是学不来的。

张艳秋说,现在天津人艺,外地演员占一半儿,山东的演员学说的天津话蒙蒙外地观众还行,给本地人一听就露怯了。而前不久,梁冠华在谈到《茶馆》的传承时也曾提到,如今北京人艺的男演员中只有五六个北京人,很难撑起《茶馆》这样一出大戏。

现场也有观众询问能否再恢复学员班培训的办法。张艳秋表示,那只是当年特殊年代人才匮乏时的特别手段,如今再想恢复比较困难,而且学员班只有中专文凭,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接受不了。不过,她特别提醒,3月14日、15日来京演出的《海河人家》其中大部分演员都是天津人,津味儿绝对地道。

近几年方言戏剧巡演非常多,比如陕西方言的《白鹿原》、四川话的《茶馆》,有时候对外地观众的确是不小的挑战,《白鹿原》就选择了现场用字幕机“翻译”为普通话。张艳秋表示,津味儿话剧在天津演出想说嘛就说嘛,但在外地演出时就会加入一些外地人更容易听懂的“天津官话”。

杨立新说北京人艺的演出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比如《窝头会馆》中的词儿比较密,很多都是老北京话,说得还非常快,也有人担心观众会听不懂,但最后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北京方言,还是决定坚决不改,“听不懂的观众可以二刷嘛!”不过,事实证明《窝头会馆》正是因为其浓郁的北京味儿而成为北京人艺新时代的经典之作,每次演出都一票难求。(北京日报记者 牛春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