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泄漏事故8周年之际 代表委员热议核科普尴尬
2019-03-11 07:02:38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
两会聚焦 “有人说,公众喜欢看两种新闻,一种是把你吓够呛,一种是把你气够呛。”近日中核集团举办的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顾军感慨,正面科普挺难的,负面的所谓“科普”却很容易被传播。而“核科普”就正遭遇这样的尴尬。 8年前的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却在我国引起一场抢盐风波,究其因,是食用碘盐可以预防辐射的“假科普”。 提到核,公众想到就是原子弹、核事故,在“专业的声音大众听不到,不专业的声音反而不断冒出来”的怪象中,“邻避效应”更增加了公众对核的误解。这种误解让我国核相关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严重受阻。 被误读的“核” 因为单位名字里带“核”,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段旭如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在单位门前打车,司机会问,“你们那有没有放射性”;到一般高校非涉核专业招聘,应聘者首先会关心工作中有没有辐射。 在核科学领域摸爬滚打30余年,“有没有辐射”“安不安全”,类似这样的问题,段旭如被问过多次。因为涉核,引来不少偏见,增加了涉核项目选址及相关设施建设的难度。 “核”还容易引发恐慌。 比如“核雾霾”。2013年起,一个网帖对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雾霾,给出惊悚说法——空气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铀是国内大范围雾霾的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院院长李子颖至今记得,2014年,在北京雾霾严重的3个时段,他们的研究团队利用院里先进的设施设备,对空气中铀活度浓度水平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北京采样点处空气中铀活度浓度均属于安全正常水平。权威数据证实,“核雾霾”是无稽之谈。 “但现在核科普走入了误区,专家的话没人听或者不被接受,非专家的言论反而容易被公众接受并广泛传播。”在李子颖看来,这是很危险的信号。 谈“核”缘何色变 今年春节,有个长沙的亲戚要买房,跑来征求段旭如意见。亲戚并没有借款需求,只是因为“准备买房的那个小区群里有人说,小区附近有个核工业230所,听说有危险”。 “这个单位情况我很熟悉。主要从事铀矿勘查研究等工作,不涉及任何铀产品的生产、加工,之前在市中心安全生产数十年了。”见面会上,李子颖补充解释。 多名采访对象表示,老百姓谈“核”色变,根本原因还是不了解。 “太阳能就是核能。可以说,人类能源最开始就来自于核能。”但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万钢看来,“人看不到摸不着闻不着‘核’,科普又很难。” 核科学本身相对难懂,又缺乏生动的传播语言,增加了核科普难度。 “就像我做核聚变,有时觉得讲得很通俗了,但外行还是听不懂。”段旭如直言,过去比较忽略科普队伍专业化建设。 核知识难以被公众认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生动、有传播力的载体。 李子颖告诉记者,院里有面向社会开放的核地质馆,主要是较单一的实物展示,一般不会有人主动前往。 也有人提到,目前核科普的主力是核电企业和全国协会。但涉核企业的公众宣传活动常被认为是在传播一种企业文化理念,且往往被认为受利益驱使,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公正的社会认知。久而久之,业内选择“只做不说”,因为“说了白说,说多了更麻烦”。 专家一定要真正参与到科普中 “我们需要创新传播手段。”李子颖认为,有必要拍摄关于核的科普电影或视频,导演、编剧是专家,表达方式由艺术家决定,形成喜闻乐见生动的科普作品。 “核电站离城市很远,可以选择在北京或者比较大的城市设立核科技馆,就像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一样,很多人看了以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今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的提案是建设国家核科技馆。 除了针对公务员、大中小学生、项目所在地公众等重点人群实施精准沟通,段旭如特别提到了科普队伍专业化建设,“这需要一线核领域科学家的积极参与”。 “面向国家战略、技术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没有核是不行的。对核,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在万钢看来,核技术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找到更好、更方便、更经济的解决办法。目前核安全法已经开始施行,原子能法也在公开征求意见,我们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和平利用核能,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他特别强调,发展核工业是国家战略,加强核科普不应是涉核单位的内部行为,更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撑。 (陈 瑜 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
相关阅读:
- [ 03-10]在优化环境中赢得更大发展——从全国两会看民营企业发展新机遇
- [ 03-10]数读两会:贫困发生率降到1.7%
- [ 03-10]【全国两会地方谈】牢记嘱托,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
- [ 03-10]【全国两会地方谈】检验脱贫效果要看老百姓笑容多起来没有
- [ 03-10]香港媒体聚焦全国“两会”:中央已为港青发展铺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