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5000余进博会志愿者上岗 志愿者服装和主题歌同步首发

2018-10-21 15:40:51 许婧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上海10月20日电 (记者 许婧)5000余名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20日在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馆举行的“向前进·博青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上岗宣誓、服装、主题歌发布仪式上,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共同立下“为进博,一起来”“为祖国增光,为城市添彩”的誓言和承诺。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书记王宇介绍说,目前,已经完成进博会志愿者的招募和配岗工作,总计招募5438人。其中152名是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主要是来自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已从6月份起陆续脱产上岗服务,参与到进博会各个块面的筹备工作中;5200多名是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这是进博会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将参与到场馆内外迎博办博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中;同时,为体现长三角一体化,团市委也向苏浙皖三省发出了邀请,长三角30名志愿者也将共同参与到进博会志愿者工作中来。上海团市委在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区域以及机场、火车站、轨交枢纽和部分商圈、酒店、旅游景点等地,建立了315个城市志愿服务站和近250支志愿服务队伍。

“来上海之前,一直在为进博会的志愿服务‘做功课’。”来自中国计量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郭炎琦作为入选的长三角志愿者之一,最近每天晚上都背单词、练口语,“进博会是面向世界的舞台,对志愿者的英语要求一定很高,现在学起英语来感觉比在学校上英语课还有动力。”利用碎片时间,郭炎琦还会在微博上看很多TED演讲的视频,“学习演讲者的表达方式和台风,对我个人在礼仪方面的提升也有帮助。”

“能够有幸成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是一份光荣和责任,我会以极大的荣誉感和专业的精神为大会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郭炎琦说。

从踏入校园大门就开始热心志愿公益的江南大学大四学生丁国栋早在进博会志愿者招募的初试和面试时,就密切关注进博会的动态和新闻,不断学习和补充自己的“进博知识库”。他认为,大学生应该是当代社会最有理想、有学识、有活力的社会群体之一,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样重要的国际舞台上,理应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向世界展现中国当代青年朝气蓬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丁国栋表示,很荣幸此次有机会参与这一盛会,也很期待从志愿服务中,向上海的志愿者们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的志愿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八方宾客奉献。

上海高校大学生同样积极投身进博会志愿者。作为志愿者人数居上海高校首位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目前有近460名师生成为志愿者,他们几乎全部为外语类专业志愿者,涉及20多个语种,将主要服务于国际高级访问团,国外媒体记者团,制证安检团队,以及国家会展工作组等,上外还承办了全市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志愿者培训工作。

葛学政是上外阿拉伯语专业大四学生,是本次进博会会期服务岗位志愿者。他已通过外交部遴选,毕业后将进入外交部工作。

“参加进博会志愿服务是我们年轻一代在国际平台上培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重要经历。”小葛作为小语种特长志愿者,先期被安排在证件中心工作,负责进博会数种证件的校对、制作工作。为了保证证件按时制作完成,他和其他志愿者经常加班至深夜,并就地过夜,“证件是保障进博会安全有序进行的一道屏障,工作中就要不怕吃苦,任劳任怨。”

首届进博会志愿者服装、志愿者主题歌同日首发。志愿者服装共两款,分别为新中式西装和运动套装,凸显海派韵味与青春活力,志愿者主题歌为《年轻的力量》。

出席当天仪式的中共上海副书记尹弘指出,志愿者们要铆足劲头,全力以赴,投入到场馆内外的服务中。要传承好志愿服务精神,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熟练掌握服务技能,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充分展现中国的热情好客和开放自信,充分展现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市民形象。要珍惜实践历练机会,在服务奉献进博会中感知社会、承担责任、增长才干、提升自我,获取意志的锻炼和心灵的升华,释放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活力与风采。

上海是一座有着优秀志愿服务文化的城市。从1993年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启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2010年世博会,“小白菜”“小蓝莓”更是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