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运行态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在国务院新闻办10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说。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其中,出口11.86万亿元,增长6.5%,进口10.42万亿元,增长14.1%;贸易顺差1.44万亿元,收窄28.3%。 李魁文表示,虽然国际经贸领域仍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冲击,但产生的影响总体可控,预计全年进出口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多因素支撑外贸较快增长 在李魁文看来,今年前三季度外贸之所以能保持稳中有进的势头,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国内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带动了我国进口需求的增加,比如原油、天然气以及消费品等商品进口都呈现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虽有所增加,但全球货物贸易整体仍保持增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大进出口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洲、拉丁美洲进出口贸易均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与上述地区外贸增速分别高出整体增速3.3个、3.9个和3.8个百分点。 “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措施效应正逐步显现。”李魁文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等有效措施。其中,降低进口增值税税率,降低药品、汽车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有力促进了进口增长。 从外贸增长的构成看,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增长主要由数量增长所推动,价格增长的贡献约占三成,表明内外需求较为活跃。据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进口数量指数为109.5,数量增长对进口增长的贡献为68.7%,出口数量指数为104.6,数量增长对出口增长的贡献为71.7%。同期,进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4.2和101.8,对进口、出口增长的贡献都在30%左右。 商品进口来源地更趋多元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下,我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取得了显著成效。 “量增价升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保持稳固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李魁文表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口数量指数为109.5,表明进口物量同比扩大了9.5%,进口数量的扩张对同期我国进口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7%。同时,进口价格指数为104.2,表明进口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 从进口商品种类看,高新技术产品、消费品等商品进口增长较快。前三季度,我国进口高新技术产品3.26万亿元,增长14.8%,更好地支持了国内创新发展。随着我国牛肉进口政策逐步放开,进口渠道不断扩大。前三季度,我国进口牛肉73.8万吨,大幅增加46.8%。同期,化妆品进口471.5亿元,增长75.1%;电动载人汽车进口5.8万辆,同比增长24%。 从商品进口来源地看,我国扩大进口的来源地更趋多元,更多的贸易伙伴将从我国扩大进口的政策举措中获益。据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商品进口来源地分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进口值在100亿元以上的有7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 预计全年将保持平稳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在实现规模较快增长的同时,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新亮点,为全年外贸平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国内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达到了13.5%,高出总体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比重同比提升了1.9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贸自主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李魁文说。 我国外贸在市场主体、区域布局、产品结构等方面也呈现积极变化,民营企业市场表现活跃,对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9.9%;中西部、东北地区外贸增速分别高出全国整体增速5.3个、2.5个百分点,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对于外贸发展走势,李魁文认为,受国际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的不断升级,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态势将面临挑战,“主要国际组织近期纷纷下调了全球增长预期,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抬高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市场多元化和贸易便利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预计全年我国外贸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李魁文表示。(顾阳) |
相关阅读:
- [ 10-13]冷静看主动办,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大逻辑
- [ 10-13]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并稳中向好
- [ 10-13]杭州 数字经济驱动发展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 [ 10-13]经济日报:稳投资并非重回“投资刺激”老路
- [ 10-13]“老邮政”成就“新经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