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博览 > 正文

脱欧后,谁来采摘英国的蔬果

2018-10-09 16:08:21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20岁的历史专业大学生马克思·休斯也许是英国最稀有的群体——采摘水果的英国人。整个夏天,休斯在位于英格兰西米德兰兹的斯奈尔家庭农场度过,与捷克人、罗马尼亚人一起采摘蓝莓。在农场的300名工人中,休斯和其他三名大学生是仅有的四位英国人。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现在的英国完全依赖外国工人采摘水果与蔬菜。根据英国农民联盟的统计,去年英国共有六万名季节性工人,只有不到1%是英国人,绝大多数来自东欧。作为欧盟的一部分,英国的大门向其他欧盟国家的工人敞开怀抱:他们在夏天赚到足够的英镑后返回家乡过冬。然而随着英国脱欧的临近,欧盟人口自由流动的时代接近尾声,英国农场主们开始感到恐慌:谁将在明年春天为他们采摘农作物呢?

农场工作与东欧人画上等号

据英国知名莓果企业Berry Garden首席执行官雅基·格林称,今年英国农业缺少 30%至 40%的劳动力,“这已经非常严峻,在英国脱欧后情况肯定会变更糟。”随着英国选择脱欧,首相特雷莎·梅坚称,英国将“重新控制我们的边界”并大幅减少移民。然而,批评者认为,英国迫切需要外国工人,不仅是金融、科技和医学领域的高端人才,更需要那些清理酒店客房和采摘西红柿的工人。

如果来自欧盟的农场工人大幅减少,那么这些工作必须由英国人填补,然而英国人并不热衷于此。Concordia是一家为200家英国农场招聘工人的公司,其首席执行官斯蒂芬妮·莫雷尔表示,他们几乎没有收到过英国人的申请。“一万份申请表中,只有两份来自英国人,”莫雷尔说,“这非常讽刺。”

当被问及为何英国人对这样的工作兴趣寥寥时,莫雷尔认为早起、工作时间过长、体力需求、季节性与缺乏可负担的交通工具令英国人对其避而远之。他说:“农场通常并不在高失业率的地区。除非你是本地人,否则你就必须住在拖车里。虽然拖车环境很好也配有WiFi,但依然无法吸引英国人。”因此很少有英国人尝试过采摘水果与蔬菜,即便尝试了也无法持续一周。

休斯漫长的工作日从早上5点开始,直至傍晚结束。算上加班费和奖金,他能在六周的工作中赚取4000美元。他表示:“这不是一个糟糕的暑期工作。”然而休斯认为,采摘工作最糟糕的部分是枯燥与重复性,他通过听音乐进行调节。

不过,休斯和他的伙伴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少有英国人想要一份农场工作。24岁的刘易斯·希斯克斯今年毕业于哈珀亚当斯大学,他对《华盛顿邮报》记者表示:“英国人更愿意试着在伦敦挣更多的钱,那里生活也更有趣。还有很势利的一点:农场工作是属于东欧人的,意味着 ‘穷人的工作’”。但希斯克斯也表示,英国人肯定能胜任这项工作,而且它为年轻人提供了“户外生活的机会”与体面的报酬。

不得已恢复季节性务农签证

一些英国评论家认为,也许农场可以雇佣最近释放的罪犯,就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德国战俘一样。也有人指出,英国的福利制度决定了人们宁愿失业,也不愿从事任何季节性的工作。因为一旦有了工作,失业救济金就会被叫停,而季节性的工作并非人们心目中的长久之计。

斯奈尔农场采摘小组负责人、50岁的罗马尼亚人加布里埃尔·尤格纳卢已在这里工作十年。“如果这项工作很艰难,为什么我会回来?一名熟练的采摘工一天可以赚100磅。”他说,“也许英国政府给民众太多钱,所以他们才不工作。”

负责农业的保守党政治家海伦·惠特利认为,就算英国不脱欧,农场主也会面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是脱欧令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尖锐:脱欧已经导致英镑疲软,从而减少了对外国工人的金钱激励,而农场工来源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经济正在改善。尤格纳卢也认为,英国脱欧后,英国农场主不得不去亚洲与非洲寻找工人。这意味着在英国将看到相同数量的外国农场工,但更少的保加利亚人、更多的厄立特里亚人和摩尔多瓦人甚至土耳其人。

如何在限制移民数量的同时,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有人提出,政府应该重新恢复季节性移民的工作签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制度在2013年前一直存在,但是,英国政府后来认为,欧盟内部人员自由流动制度运作良好,没有必要保留这种工作签证,于是将其废除。英国选择脱欧后,惠特利一直在为恢复季节性务农签证而努力。最终于9月7日,英国政府在其网站上宣布将推出季节性务农签证,专门吸引非欧盟人士来英国务农。

据悉,这个签证计划首先展开为期两年的试行期,预计将从2019年春季开始,持续到2020年12月底,全程由内政部以及环境食品部密切监控。这款务农签证主要针对的是非欧盟的申请者,持此签证可以到英国干农活,签证期最长6个月。(记者吴雨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