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融通让“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2018-09-26 15:20: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一带一路”·资金融通】 光明日报记者 温源 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之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了稳定的融资环境,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创造,推动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1 看收获,“一带一路”上的金融力量 香港日前宣布将向亚投行“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出资1000万美元,这是继韩国和英国分别承诺提供800万美元和5000万美元后,亚投行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再获支持;中国银行日前在境外成功完成32亿美元等值“一带一路”主题债券发行定价,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一带一路”相关信贷项目;工商银行与土耳其有关方面日前签署伊斯坦布尔第三海峡大桥及北马尔马拉高速公路的再融资银团安排委任函……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支撑。中国已与17个国家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海外布局,目前已有11家中资银行设立71家一级机构,与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开展联合融资合作。 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参与组建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两年多来,亚投行成员数由成立之初的57个增至87个,已批准项目投资超过53亿美元。倡建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出资设立丝路基金、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多样化、市场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产能合作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通过全球资本嫁接和中国动力注入,搭建起区域性产业和资本平台。 今年5月举办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2018年年会专门安排了一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题的研讨会。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第一副行长于尔根·里格特林克在致辞中表示,该行的投资目标在地理上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许多重合之处,这使得双方加深合作顺理成章。他说,“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推进全球贸易,推动大范围经济增长,使相关国家金融联系进一步增强。该行希望和中国联手克服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助力“一带一路”走向成功。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发挥着聚集资本、配置资源的关键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中国积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投融资合作,加强资金融通,推动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目前,已在7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41个沿线国家和地区。 2 齐发力,金融机构发展迎来新机遇 在今年7月举办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方宣布将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银行联合体。中阿银联体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首个多边金融合作机制,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牵头设立。国开行董事长胡怀邦表示,中阿银联体的成立将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阿拉伯国家发展愿景有效对接,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金融合作关系,为促进中阿全方位、多领域务实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这是国开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年底,国开行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800亿美元,余额超过1100亿美元,重点支持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社会民生等领域。 金融是行业的枢纽。疏通金融管道,引导金融活水滋润实体产业,是“一带一路”走向深入的重要推手。五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实际,积极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意见,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完善跨境金融服务。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制定多项信贷政策及措施,通过产业基金、对外承包工程贷款、互惠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合理引导信贷投放,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涵盖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等多个领域。五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5000亿美元。诸多项目的实施离不开银行的资金支持。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介绍,中资银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为中外资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一是配套服务,为“走出去”企业跨境贸易提供结算、清算、汇兑等便利性支持,为跨境投资提供财务顾问、并购搭桥、股权融资等投行服务。二是撮合交易。中资银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境外分支机构信息渠道优势,以及金融科技的手段,通过跨境投资洽谈会的形式,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有技术、有品牌的中小企业“请进来”。帮助企业寻找市场空间,实现全球资源、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的互联互通。三是管控风险。银行帮助企业合理地评估风险,提供套期保值等衍生工具,有效对冲风险。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内金融机构提供了更稳定的发展基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全面的业务机会。商业银行在服务“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持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和专业化经营能力,不断打造开放合作和绿色金融等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核合拍共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银行的响应,熟悉中国企业的中资银行和具有国际经验的外资银行合作增多,双方优势互补,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金融助力。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贷款余额超过8300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已在“一带一路”相关2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29家分支机构,共支持境外“走出去”项目393个,累计承贷金额约1028亿美元;中国银行累计完成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各类授信支持超过1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也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渣打集团称将在2020年年底之前联合银团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提供总值不少于20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汇丰银行的服务覆盖一半以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参与项目约百个。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来自21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55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 丝路基金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长期开发投资机构,公司通过以股权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方式重点支持“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领域。目前,公司累计签约项目20余个,承诺投资金额超过80亿美元。据悉,丝路基金约70%的承诺投资额投向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超过70%的承诺投资额是股权投资,充分体现了丝路基金作为中长期直投机构的基本特点。在综合使用股权、债权等多种形式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之外,丝路基金还通过基金投资、成立联合投资平台等形式,创新投融资支持方式,不断优化“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金融合作和网络布局,推动公司拓宽金融服务的地域和行业布局,深度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3 控风险,以效益为导向 有效的风险管控是“一带一路”建设及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带一路”部分相关国家实力不足,资金投入、运营管理等能力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对建设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建立正式的监管合作机制,提高跨境监管水平。截至2017年年末,中国银保监会已与32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双边金融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优势,向620家中外银行会员单位发出了《中国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书》,引领银行业从优化海外布局、强化金融合作等方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中方对于共建的项目和相关国家的投资合作,始终重视加强债务管理。“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投融资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根据项目国实际情况提供贷款,避免给项目国造成新的债务风险和财政负担。中资银行在为项目提供融资前,会对借款人的负债情况、偿债能力进行严格测算,贷款后也会持续跟踪监测相关国别风险和主权风险。比如开发银行就建立了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以及国家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对一些经济建设确有迫切资金需要的国家,中资银行会通过合理设计融资结构等方式,帮助其实现债务可持续。例如柬埔寨的光缆和数字电视项目,就是通过股权投资加银团贷款模式予以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德国商业银行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德商行已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双方现有合作基础上,重点拓展“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合作。公报显示,双方在“一带一路”有关项目上的合作涉及项目融资、资本市场业务和贸易融资。预计未来5年,合作业务量将达50亿美元。德商行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德商行在欧洲的销售能力与工行对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相结合,将为更多欧洲企业提供支持。 |
相关阅读:
- [ 09-24]“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构建与不断巩固
- [ 09-22]习主席是“一带一路”伟大筑梦者
- [ 09-22]习主席是“一带一路”伟大筑梦者(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之五·“一带一路”篇)
- [ 09-21]“一带一路”闽籍侨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召开
- [ 09-20]聚焦201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让创新成为“一带一路”的亮色
- [ 09-20]【聚焦201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让创新成为“一带一路”的亮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