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4小时直播卖石榴 快手“家乡好货”赋能贫困县

2018-09-13 16:17: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永胜背靠云南丽江,拥有独特的高原地貌。不仅有绚烂的风景,还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个大、籽软、甘甜,这里的石榴吃起来不用吐籽,还会爆汁,是难得的佳品。在9月12日连续四小时的爱心接力直播中,永胜软籽石榴共计卖出6744斤,销售额累计88959.5元。

人文风景是丽江地区的传统名片,石榴等特色农产品则希望成为永胜身上的新标签。身处边陲,想让全国的消费者都知道永胜的石榴,得想点不一样的方法。

永胜县政府已经连续两届举办了“软籽石榴节”,今年的石榴节,多了些不一样的元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信息“插上了翅膀”,每一个普通用户都可以成为社会活动中实实在在的一分子。据悉,9月14日,快手将与财政部定点扶贫办、永胜县政府,携手开启三方合作。三方将利用快手的技术、平台、渠道和推广优势,打通信息高速公路,为当地农产品赋能,搭建永胜特产与外界连接的通道,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与此同时,快手幸福乡村“家乡好货”项目邀请平台上来自11个不同省份的13位爱心主播,在9月中旬连续三天,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接力推广来自国家级贫困县-云南丽江市永胜县的特色货品软籽石榴。

石榴红了 多样化信息渠道搭建特色农产新通道

为了集合更多爱心力量,更好地助力永胜,快手“家乡好货”在活动前发布了全网招募贴,征集爱心主播,引发全网“海选”。上百位用户自发报名,最终选出来自云南、福建、四川、山东、湖南等11个省份的13位爱心主播,为快手扶贫公益注入了聚沙成塔的能量。爱心主播们带着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软籽石榴,向观看直播和短视频的老铁们介绍这款来自贫困地区的扶贫特色农产品。这是快手送给云南永胜的第一份礼物。

“我深知农民的艰辛和不容易,石榴能卖个好价钱,来年一家的生活就有保障了。”王娇是地地道道的云南丽江本地人,她在快手上叫“乡野丽江娇子”(快手ID 252933812)。拥有76万粉丝的她在第一时间决定参加本次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软籽石榴的爱心售卖。谈到参加这次活动的原因,王娇说:“我自己就是农民(芒果果农),也生活在农村,我深知农民的艰辛和不容易,石榴能卖个好价钱,来年一家的生活就有保障了。那天收到快手官方的通知,我看了下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就报名参加了。我的快手粉丝现在有70多万,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能尽一份力,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邀请爱心主播为永胜助力只是合作的第一步,真正让石榴自己“站起来,走出去”的核心在于其本身的特色为更多人所了解。接下来,快手“家乡好货”将通过果农电商培训、短视频直播技巧培训等各类专业辅导,用科技 流量,帮助永胜的石榴从各个角度连接世界,让这里的乡村物产可持续地走向全国大市场。

三方合作 快手开启家乡好货乡村扶贫新模式

据了解,我国现有83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贫困地区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优质的农副产品,但由于信息渠道不通畅、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等原因,许多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并未转化为果农的收入。

得益于普惠的平台特性,快手在帮助贫困地区增收方面一直走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前列,为中国公益扶贫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性。据统计,在中国现有的贫困区县中,每5个人里,就有一位快手活跃用户,约5万人通过快手获得的收入超过国家脱贫标准(3000元/年)。

永胜县特产丰富,有软籽石榴、螺旋藻等特产。此次针对软籽石榴的公益售卖,是快手针对永胜现状量身定做的“家乡好货”合作计划。

据介绍,家乡好货是快手“幸福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快手结合自身的短视频社区特点探索新型的扶贫形式,通过短视频、直播、小店功能等组合产品形式,辅以流量支持,拓宽销售渠道,帮助乡村特色物产发掘市场潜力。

由于短视频在商品的场景化展示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激发用户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都有显著的作用;加之快手的个性化推荐及智能分发机制可以提高销售精准度及卖货效率,并能立体全方位展现当地特色产品的溯源过程,增加产品的可信度和溢价能力,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的厨房和品牌信赖感。快手的科技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有独特的先发优势。

据悉,本次针对永胜软籽石榴的售卖是家乡好货项目的一次具体实践,之后,快手行动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提供持续的平台与技术资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