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连续多年将优质医疗资源输送进藏区,变“输血为造血” ●医师节组建“高规格”医疗队进藏帮扶,“柔性”“组团式”援藏获点赞 金羊网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彭福祥 8月31日,林芝市人民医院,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援藏专家刘庆华等专家即将结束为期一年多的援藏工作,踏上归程;与此同时,在2000多公里外的广州,另一批援藏专家已踏上“征程”。 就在刘庆华结束援藏工作的数天前,由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等带领20多名专家组成的高规格援藏医疗队赶赴林芝市人民医院,通过义诊、授课交流、手术示教等方式开展帮扶,以这种形式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 这些年来,中山一院通过国家医疗队、对口帮扶,“组团式”与“柔性”援藏相结合,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西藏林芝、边坝、那曲、山南等多个地区,尤其是以“院包科”承担了多个专科的学科建设及培养,成功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创三级甲等医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多次援藏 将先进技术带到藏区 8月31日,中山一院援藏专家、肾内科刘庆华主任医师正收拾行装,准备返穗。2017年5月,他和中山一院检验科专家廖康赴林芝参加由中组部组织开展的“组团式”援藏工作。这一年多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刘庆华的带领下,林芝市人民医院扩大了血透中心规模,成立了西藏自治区首个中国肾脏病防治联盟腹膜透析示范中心,同时还在当地开展了腹膜透析置管术、腹膜透析治疗等新技术、新疗法,显著提升了当地医疗技术水平。 记者了解到,这已不是刘庆华第一次参与援藏医疗工作了。2005年,他曾在林芝义诊两周。2007年,他再次入藏,深入牧区为藏民体检、送医送药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017年5月,他再度踏上援藏征程。 刘庆华说,当看到朴实的藏民们面对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时,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感责任重大。然而,一开始,恶劣的自然条件、持续不断的高原反应、干燥的气候等,让他们胸闷、气促、失眠、鼻腔出血等,工作和生活都遭遇了极大的挑战。 除了艰苦的外部条件,工作压力也较大。刘庆华说,尽管每天面对的患者不如在广州时多,但由于当地医疗人才匮乏,技术相对落后,每一位援藏医生除了专科工作外,更多需要承担全科医生的职责,“我就收治了好几个专科的患者,比如肾脏病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呼吸道疾病患者等。” 许多危重疾病,生死就在一瞬间。这一年多里,有数不清的瞬间让刘庆华难以忘怀。曾经有一名患者因胸痛、腹痛入院,当地医生按心脏病处理,患者没有好转。刘庆华检查发现,患者左腹压痛明显。他立即为其安排CT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包膜下巨大血肿,而且伴有高钾血症、急性肾衰,情况非常危急。刘庆华又立即和当地医生为患者开展透析。然而,患者病情稍稳定时,家属却提出要转往成都,且已买好机票准备出院。刘庆华清楚地知道,此时病人身上的血肿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时间就是生命,他立即向家属说明情况,并成功说服家属同意让病人留下来治疗。结局是完美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成功脱险。而这背后,是医生护士们付出的多少看不到的努力! 为了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刘庆华也积极将新的治疗办法和新技术带到藏区。西藏地级市医院首例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就在林芝市人民医院由刘庆华完成。那是一名来自墨脱县的患者,身患尿毒症,转诊过来时已神志不清,经过紧急血透,患者病情稍稍稳定。不过,因墨脱海拔比林芝低,患者无法适应林芝的高原环境,坚持要求回墨脱治疗,但墨脱根本不具备血透的能力,回去就等于是放弃治疗。刘庆华和家属反复沟通后,为患者开展了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并手把手教会家属在家里为患者做腹膜透析。如今,这名患者坚持腹膜透析,病情稳定。 新治疗办法和新技术的逐渐开展,大大提升了整个林芝地区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也挽救了更多尿毒症患者,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刘庆华也被西藏自治区政府评为“援藏首席专家”。 刘庆华说,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正因为有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全院的大力支持,才让援藏工作如此顺利开展,“一开始我们连手术器械都缺乏,都是广州的同事们帮我们寄过来的。我们还有两位护士也到林芝待了一个多月,跟着我一起上手术台,手把手地教当地护士如何做手术管理、病人管理。”刘庆华说。 首个医师节 “高规格”医疗队进藏义诊 刘庆华是中山一院援藏医疗队中的一员,这支队伍如今已越来越强大,规格也越来越高。 今年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一支由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副院长陈旻湖带队,20多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医疗骨干组成的高规格援藏医疗队赶赴林芝市人民医院送医送药,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据了解,这是中山一院援藏医疗队历次送医送药活动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 8月20日下午3时30分许,林芝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里挤满了从周边各地赶来的藏区百姓,有的甚至全家老小都来了。 “听说这里有广州专家来义诊,我们早上六点就从家里出发了。”索朗带着5岁的女儿卓玛和60多岁的母亲来看病,小卓玛经常走路喘气,而母亲则有腹痛腹泻症状。 消化道疾病、肝包虫病、妇科病、肾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是西藏地区的常见病、高发病,不少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疾病,直到出现了严重症状才来看医生。 专家们来不及休整旅途和高原反应带来的疲惫,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细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耐心为他们解释病因和治疗方法。在超声诊室,检查单排满了整个桌子,超声科主任谢晓燕教授顶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开展超声检查。 有的藏族同胞听不懂汉语,专家们就找来当地医生一句一句翻译,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他们如何治疗,还将用药和治疗方法写下来交给他们,直到他们点头听懂为止。 由于不断有病人陆续赶来,义诊结束的时间一延再延。这个下午,专家们接诊患者300多人次,几乎连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这样的真诚也让藏族同胞们深受感动。 中山一院副院长陈旻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义诊让他深切感受到林芝老百姓对高水平医疗的渴望,也体会到基层医务人员对高水平医疗技术的渴求,“中山一院有责任到西藏来,帮助基层医院提高技术水平。” 除了义诊,专家们还走进病房为患者查房,并为当地医生授课、做手术示教等。在查房过程中,一位患有心衰和肾衰竭的老人见到专家们进来,努力挣扎着坐起来。中山一院急诊科主任詹红教授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竖起拇指说:“你好棒,要继续加油!”听不懂汉语的老人在藏族医生翻译后,竖起拇指表示感谢。 中山一院妇科姚书忠教授为一名患有腺肌症的藏族患者成功切除了子宫和输卵管,“当时患者腹痛难忍,经评估已达到手术指征,经她本人和家属同意,我们为她实施了手术。”这是姚书忠第二次进藏支医。十几年前,他曾以广东省援藏干部的身份援藏一年多。时隔多年再次入藏,姚书忠感慨万分:“现在的医疗水平和当年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去援藏支医。” 哪怕前方困难重重也要攀过 林芝是中山一院援藏帮扶的一个缩影。在西藏边坝、那曲、察隅等地,都有着中山一院援藏医疗队医生们的身影。 2017年6月13日,中山一院吕鉴尧医生第二次援藏支医,他主动选择了去最远、条件最艰苦的察隅县。他在援藏日记中写道:“这里的人们大多数没有见过超声机,更不会去做超声检查。”由于条件有限,很多时候,吕鉴尧只能坐在地上开展工作。交通不便让他们每一次送医送药都充满艰险,好几次遭遇塌方、倒树,甚至泥石流,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走进深山,为藏族同胞做检查。吕鉴尧的工作加强了西藏自治区肝包虫病的诊断检查和藏族同胞对肝包虫病的认识,还填补了当地超声检查的空白。 2017年10月9日,中山一院当年第三批援藏医疗队妇产科专家何志明医生带领边坝县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医生查房时,发现一名25岁的藏族孕妇住院两周后依然没有分娩迹象,但血压明显升高,而且孕妇自觉胎动减少。何志明医生立即将她送至产房检查。胎监状况不好,胎儿很可能发生宫内窘迫,何志明根据各项指标迅速分析并作出判断,考虑该孕妇发生了子痫前期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如果不尽快分娩,母子生命岌岌可危。但此时孕妇各项指标并不乐观,短时间内无法自然分娩,何志明医生于是向孕妇及家属建议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 手术一开始进展顺利,可就在取出胎儿后,产妇子宫突然开始收缩乏力,出血骤然增多。而当时边坝县卫生服务中心并无输血条件,除了缩宫素外,也没有常用的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情况危急,何志明当机立断,立即将子宫搬出腹膜进行按摩,并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单位。经紧急处理后,产妇子宫收缩快速好转,出血也明显减少,转危为安。当母子二人被平安推出手术室时,在外等候的家属热泪盈眶。他们拉着何医生的手不停说:“扎西德勒!” 在记者采访中,援藏医生们都表示,尽管工作艰苦却意义重大。正如吕鉴尧医生所说:“西藏行医的日子,将记一辈子。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来,哪怕前方困难重重,我也要攀过。” |
相关阅读:
- [ 09-05]宁德人民医院组织开展第三批助理全科医生岗前培训
- [ 09-05]省卫计委举办健康扶贫暨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政策专题讲座
- [ 09-05]4小时到30分钟的转变——骨科医生王秀华
- [ 09-05]如何预防白内障 医生为“糖友”支招
- [ 09-05]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东铺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