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聚焦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减贫惠民合作深入实施

2018-08-28 10:53:54 暨佩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目前,非洲仍有近4亿贫困人口,减贫任务十分艰巨。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未来3年中非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其中“减贫惠民合作计划”回应非洲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近3年来,随着中非减贫惠民合作深入实施,中国与非洲分享减贫经验和理念,很多非洲国家民众的生活正因此发生着巨大改变。

一个个项目有力促进了非洲的发展

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的佩雅佩雅村,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村级减贫学习中心。2017年,全村农户中,约有一半共207户采用了中国的玉米种植技术。采用新技术后,玉米产量较之前增加了至少一倍,有效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

扶贫重在“授人以渔”。莫桑比克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但长久以来,由于农业技术落后,每年粮食缺口很大。在莫桑比克加扎省赛赛市,由中非发展基金投资支持的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与当地农户签订水稻种植合作协议,帮助垫付第一年的种植费用,并免费传授农机操作和种植技术。2017年,赛赛农业区水稻平均亩产量从原来的不到400斤提升到约1000斤,当地450家农户因此获益,近3000人通过培训提高了技能,增加了收入。

56岁的农妇莎莉亚就是参与该项目的一员。以前,她家里的稻田面积很小,只能满足一家6口人的基本口粮需求。2012年,项目分给莎莉亚1公顷试种地,并在技术、种子、机械等方面提供帮助。试种地的水稻产量可观,如今,莎莉亚家里盖起了新房,购置了电视机、洗衣机和二手车。

该项目管理方中铁二十局莫桑比克公司总经理郭炜介绍说:“过去种粮赔钱,现在当地农民的种粮收入大增,种粮积极性也提高了,争相同万宝项目签订种植水稻合同。”

在加纳东部省阿格亚夸村,长久以来村民饮水要到村外的一个水塘去打,一个五口之家,来回三趟搬运,才能满足一天之需。塘里的水浑浊不清,肠胃疾病和霍乱威胁着当地人的健康。2015年12月,由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援助加纳打井供水项目开工,在加纳的6个省832个村援建1000口水井。如今,这些地方的村民打开水泵,便可以打到清亮的井水。据统计,约有50万加纳农村人口将从水井项目中受益。在苏丹、马拉维、津巴布韦、吉布提、几内亚和多哥等国,这样的打井供水项目还有数十个之多。

修建铁路、公路,援建学校、医院,派驻医疗队……中国与非洲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一个个项目有力促进了非洲的发展,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中国的生动实践可以为非洲摆脱贫困提供借鉴”

去年6月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中非减贫发展高端对话会暨智库论坛期间,与会者争相阅读习近平主席的著作《摆脱贫困》,出现了一书难求的场景。“还有这本书吗?请帮我找一本吧!”在赠书展台前,一位非洲学者恳切地向工作人员问询。刚果(金)阿斯论坛媒体集团总编辑何塞·纳韦吉表示,“非洲有数以万计个类似当年宁德这样的地区,迫切需要学习宝贵的减贫经验,中国的生动实践可以为非洲摆脱贫困提供借鉴。”

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以及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说,“中国起步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与非洲国家接近,因此,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理论,对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就更有参考借鉴价值。”

过去40年来,中国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减贫的成功实践,给非洲国家带去摆脱贫困的希望。埃塞俄比亚总理经济顾问、总理府部际协调人阿尔卡贝·阿克贝说,他很赞同习近平主席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倡导的“一村一品”,即每个村子都要有自己的产业特色,“产业政策必须与农业政策相结合。非洲地区多样性强,要采取区别性的政策来推动产业发展”。

扶贫必扶智。中国注重帮助非洲培养自主发展能力,特别是支持非洲年轻人创业,将人力资源潜力转化为人才支撑。中方依托在非洲援建的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帮助非洲提高学校教学组织管理水平,提供学习生活物资和基本营养餐食,送文具和图书,使更多非洲青少年享有更优质的受教育环境。

目前,中方已在非洲培训16.2万名各类职业技术人员,仅蒙内铁路一个项目,就为肯尼亚当地培训了4万多名技术工人。同时,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4.3万个来华培训名额、2万多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300多个学历学位教育名额。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举行,中非领导人聚集一堂,共商合作共赢大计,将“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盟《2063年议程》、非洲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将更好助推中非减贫发展合作,惠及非洲各国民生。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28日 03 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