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用一生奉献诠释中国脊梁——邓稼先先进事迹激励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2018-08-10 11:30:48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用一生奉献诠释中国脊梁

——邓稼先先进事迹激励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日前,原创大型黄梅戏《邓稼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展现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科学家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贡献,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在观看演出后说:“邓稼先先生是我们九三学社的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

虽然已经逝世32年,“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依然活在无数国人心中,他的先进事迹在中华大地上传颂,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争当中国脊梁。

感动中国激励后辈

邓稼先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默默无闻地为中国的核武器奋斗了28年,作出了卓越贡献。

1924年,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毕业当年,他毅然回国,来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大学、留学都在一起。邓稼先逝世后,他写了一篇纪念文章《邓稼先》,饱含感情地写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1996年,邓稼先曾经的同事——于敏、胡仁宇等著名科学家联名在《光明日报》著文,给予邓稼先临终前所著的《建议书》以极高的评价。

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曾说,自己的偶像是邓稼先:“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在邓稼先生前工作过的地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一尊他的半身铜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每年都会举行献花仪式,举办“两弹精神论坛”,推动全院干部职工学习传承“两弹精神”。

 口耳相传永恒歌颂

2009年,电影《邓稼先》问世,其中不少故事镜头让人潸然泪下。如邓稼先患癌症住院,国防科工委的同志来探望时说:“我们国防科工委的同志们都很敬重您,想听听您的人生箴言。”邓稼先稍加思索说:“选择了核武器,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和付出。可是,我对自己的选择,终生无悔。”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胡仁宇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跟邓稼先一起工作,直到1986年邓稼先辞世。他参加首映式后说:“我最感佩的是邓稼先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工作的一丝不苟。”

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给首映式写信:“希望电影《邓稼先》能让年青一代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中起的巨大作用。”

清华大学学生主演的话剧《马兰花开》,讲述了邓稼先为祖国核武器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的一生。2013年4月首演以来,观看人数近10万。每年新生入学,清华都会组织观看,学习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

“邓稼先,他就像古城清早的阳光,明亮而不刺眼,温暖着他所照耀的地方;就像关中绵延的秦岭,伟岸而不张扬,养育着山脚下的家家户户。隔着几十年的时光,我们依然能触摸到他的脉搏,西去两千里,我们依然能看到他生命的延续。”这是人们发自内心对邓稼先的赞誉。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0日 01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