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脱贫攻坚在行动】扶贫面孔丨大学生村官:为扶贫我一个月去了他家13次

2018-07-26 10:36:0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为如期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扶贫战线上的先锋们攻坚克难、无所畏惧,他们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的一张张面孔,有坚毅、担当,有欢笑、泪水,有成熟、释然。他们的付出值得铭记,他们的经验或可分享,央视新闻从今天开始带您走近这一张张扶贫面孔,讲述他们的扶贫故事。

郭荣华,今年31岁,汉族,云南省怒江州老窝镇党委唯一的宣传委员。她是老窝镇老窝村最边远村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2009年云南玉溪师范学院毕业,成为当年分到老窝镇的大学生村官之一,现在是冲在一线的扶贫干部。

选择回乡做村官 起初是为了照顾家人

提到大学毕业后不选择留在城里,而选择回家乡扶贫,她说,当时也没想太多。一方面,是要照顾家人,另一方面,家乡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现在也没觉得后悔,家乡老百姓很淳朴。大家相互交流,相互认识,吃住在一起,还挺舒心的,比起留在城里的同学也不差。可能另一个原因也是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大学同班40多人,毕业后有一半以上回到家乡。

自己一个人挂联一个村 为扶贫曾默默流泪

据她介绍,老窝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共有80多人,而全镇有居民15000多人,因此工作压力也比较大。近两年工作压力加大,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她们党委每人挂联一个贫困村,像她挂联的贫困村是有2500多人的老窝村。

小郭说,扶贫攻坚过程中有时特别想哭,下村入户时因为路不好,下雨时车子上不去,只能徒步,最长时走过两三个小时,走不动时有时想哭。去年下乡动员改造房屋时,有些村民不理解为什么危房评定级别不一样,有些村民就说,两家危房状况差不多,为啥你家C级,我家D级?这时村民会产生一些情绪,她们村官又相对年轻一些,老百姓的情绪一上来可能就会指着她骂,各种难听的话都有。当时她觉得特别伤心。小郭说,你觉得你在努力做工作,但老百姓不一定能理解你。我们沟通能力不是没有,但有时候因为经验不足,沟通起来也没那么容易。

为扶贫我一个月去了他家13次

小郭回忆,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要动员一户村民做危房改造,她一个月去了他家13次。因为这位村民有时会反悔或是提出新的要求,做基层工作很多时候是晚上村民家里有人时去,如果徒步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为了做通他的工作,只能不停地去解释和协商,最后终于协商成功,有种释然的感觉。小郭说,跟百姓的工作其实是交心的过程。

职责所在:勤劳有志者就该脱贫

小郭给我们讲了自己的一次扶贫经历。在她挂联的老窝村有一农户,家庭条件特别困难。户主是一位50多岁的村民,自己是残疾人,找了个媳妇是聋哑人,媳妇生完小孩后几年就去世了。这位村民是重度残疾,站都站不起来,只能爬着走。但是他特别能吃苦耐劳,他从来没有到镇政府去等、去要。他自己会砍柴、做饭、种庄稼,爬着去爬着回,是身残志坚的典型。

在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她去了这户人家,感到特别震撼和难受。窄小的房间里挂满了这位村民做的火腿和干肉,说明他很勤劳。她就申请为这家建了政策性的保障性住房,他们俗称“保命房”。她还发动了片区的党员,通过申请到的2万块钱备料,把新房盖起来,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

工作压力大 但有信心实现扶贫目标

小郭说,一年来脱贫工作压力很大,为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目标,她一个星期要下乡几次。一个村2500多人,走访、入户每一项都要面面俱到,因为要对挂联村的情况了如指掌。自从她2013年挂联以来,这个村已经脱贫了131户。目前她挂联的这个村还有14户没有脱贫,本来是有6户,但今年回退返贫了8户,主要是因残、因病。

小郭坦言,工作有时很辛苦,尤其是去年脱贫攻坚进入正轨以来,基本没有周末。但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干一行爱一行。到2020年还有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她很有信心实现挂联村的脱贫目标。(央视记者 关庆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