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是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 改革开放的浙江,从2003年起,15年矢志不渝,在省域范围内,持续实施了一项战略规划,一张蓝图画到今天。 这项战略规划,就是“八八战略”。从谋篇布局到开篇破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力亲为,深刻洞悉发展大势、深邃思考发展大略,为浙江赢得了战略主动、抢占了发展机遇。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说,“八八战略”是贯彻中央精神、结合浙江实际的产物,它给浙江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全面的、深刻的、长远的,不了解“八八战略”,就不足以了解新世纪以来浙江的发展,就不足以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率先实践。 “八八战略”究竟是什么?它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诞生?又有什么样的神奇魅力,成为浙江发展的“成功宝典”? 历史性关口的历史选择 深入理解“八八战略”要有历史思维。 “八八战略”提出的时间是2003年。15年前的世界和中国、15年前的浙江,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关口”。 先看世界。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重组,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加速产业转移和布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中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开放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机遇。 再看中国。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中央殷切期望改革开放一路领跑的浙江,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 当时的浙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率先出海弄潮多年,积累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人均GDP已经迈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正是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浙江之前的发展偏重于经济,经济又比较偏重于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县域经济、小城镇经济,由此产生诸多“低、散、乱”的先天不足。 2003年,全省用电统调负荷实际最大缺口超过7000万千瓦,累计拉电损失量占国网公司的一半,占华东电网的92%。要素供给和环境承载力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趋明显,发展不协调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增多。 面对发展中的“制约之痛”,面对不期而遇的“成长中的烦恼”,习近平意识到,浙江发展的“关口”已经提前来到,提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腾飞期、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各项改革的攻坚期、开放水平的提升期、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习近平说,我们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必须要以全球的站位和世界的眼光,进一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推进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正是在这样一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节点上,2003年7月,习近平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代表省委在总结浙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次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 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理论界专家认为,在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历史背景下,浙江提出并实施“八八战略”,是对浙江发展历史进程的准确把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省域层面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担当。 |
相关阅读:
- [ 07-18]深耕金融科技 草根投资荣获2018浙江大数据“星禾奖”
- [ 07-18]浙江龙泉一老师伪造学生签名 贪污二百多名毕业生退费
- [ 07-17]【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八八战略”15年 引领浙江新发展
- [ 07-17]浙江温州警方捣毁特大网络赌球团伙 涉案逾千万元
- [ 07-17]浙江舞蹈《风从海上来》亮相迪拜 展中国文化魅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