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一“码”当先! 我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2018-07-16 09:18:0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如何判断企业信用是否良好?查询企业的“信用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可知道。目前,我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已基本实现全覆盖,18位代码正逐步发挥强大的信用力量。

多码改一码,减轻企业负担也承载企业信用

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9位主体标识码、1位校验码,与公民身份证号一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也有18位。“相当于赋予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一个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号’。”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陈洪宛说。

“一户一码,终身不变”,陈洪宛介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一个主体只能拥有一个统一代码,一个统一代码只能赋予一个主体。在主体存续期间,不管其信息发生什么变化,统一代码均保持不变。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便利了企业。过去,企业从注册到营业要跑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获取工商注册号、纳税人识别号等多种登记证号。“改革后,多码改一码,多次办理改为一次办理,市场主体办事手续简化,节省时间成本,而且发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收取任何费用,企业不用再缴纳代码费及年检费。”陈洪宛介绍。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还是企业信用记录的载体。陈洪宛说:“政府部门、社会公众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有效识别主体身份,并对信息进行关联比对分析,为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创造条件。”

这个机构“身份证号”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截至目前,企业、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的存量代码已100%转换到位,个体工商户存量代码转换率达到99.97%。

信用代码生成企业信用画像,大大降低信用评价成本

从申请贷款到放款,一个月时间就拿到了200万元无抵押的信用贷款。今年2月,安徽椰芝岛食品有限公司快速申请到贷款,赶在旺季到来之前筹够了原材料资金。解决椰芝岛的燃眉之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功不可没。

“我们了解企业情况后,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关联,对企业进行全息画像,客观地向当地邮政储蓄银行提供该企业信用现状评价,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科技公司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途告诉记者。

曾途介绍,以前由于存在多个代码,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没有统一编码,在处理数据时要运用多种规则和不同算法,数据处理难度大、成本高,现在政府实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后,大大节约了数据处理成本,并且将企业信息匹配的精准度提高到99%。目前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关联,成都数联铭品将大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散落在各部门的各类公开信息进行归集整理、挖掘分析,可提供秒级响应的企业信用画像。

同时,在“信用中国”网站,通过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普通老百姓也能查询到相应的企业信息、信用记录,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陈洪宛介绍,想要了解一家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只需知道它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便能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到与该企业相关的信用信息。

共享应用让统一代码“活”起来,有力支撑联合奖惩

一个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集合起来、实现共享,支撑的是“守信者处处便利、失信者处处难行”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格局。一“码”当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这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机制打牢地基,为政府监管和服务提供支持。

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多批涉金融严重失信行为人名单,随之同步公布的还有每一个失信行为人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一过程的实现,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共享交换、打破“信息孤岛”的进步。

“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将分散在各部门、各地区、各领域的信用记录归集整合到当事主体名下,有效实现各部门、各地区间信息交换共享,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同时,也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创造条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陈洪宛表示。

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归集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成近3年来,已经实现了与44个部委、各省区市和70家市场机构互联互通,归集信用信息超过225亿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