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解决百姓“心肺之患” 中国蓝天保卫战版图扩大

2018-07-13 12:35:49 阮煜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解决百姓“心肺之患” 中国蓝天保卫战版图扩大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中国“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全部完成后,今年开始,中国蓝天保卫战进入新的阶段,政府解决百姓“心肺之患”的决心之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国蓝天保卫战版图进一步扩大,更为各地大气污染治理戴上紧箍咒。

精准治污作战版图扩大

2013年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确定的45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部按期完成。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每立方米58微克。

“中国的环境有所改善,但成效并没有完全巩固,如果因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放松警惕,问题就会卷土重来”,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赵建军对中新社记者说。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在重点区域范围内,“大气十条”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就是珠三角区域总体实现了稳定达标。过去五年,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问题逐步凸显,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所以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区域去掉了珠三角,增加了汾渭平原。京津冀区域调整为京津冀大气传输通道“2 26”城市,这充分考虑了大气区域传输的客观规律,使治理范围更加精准,针对性更强。

攻势凌厉 增强人民蓝天幸福感

“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全面完成后,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的调整到机动车治理,中国开展了声势强大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需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空气污染,还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7月,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经过3年努力,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5月下旬开始,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6个督察组在河北、江苏、内蒙古等10个省份展开督察“回头看”,收到民众举报近4.6万件,解决了一批民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承诺“民众举报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6月11日,2018-2019年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启动,督查范围拓展至全国重点区域的80个城市,督查人数达至创纪录的1.8万人次,督查力度和范围之大史无前例。

调整产业结构 严格落实各项减排

专家认为,一些地区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产业布局偏乱、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等,导致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排放强度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尤其严重,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因此,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作为重要举措,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并举,着力补齐资源环境约束、质量效益不高等短板。

“科学有效的减排措施是保障重污染天气应对效果的基础,而取得效果的关键是严格落实各项减排措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表示,去年秋冬季期间,京津冀及周边“2 26”城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过半。但长三角区域、汾渭平原的各城市应急预案措施针对性不足。

柴发合指出,下一步,要进一步细化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企业各工艺环节,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同时,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对钢铁、建材、化工、矿山等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实施应急运输响应,确保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