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企业代表在云南德钦县施坝村考察生态土蜂蜜养殖(6月22日摄)。 “只要我们村的野生菌、蜂蜜、中药材、农特产品能卖出去,今年脱贫摘帽就有希望了。”接过一沓新签的订购合同,施坝村委会副主任阿木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霞若傈僳族乡施坝村,位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地段,是滇金丝猴、红豆杉等许多稀有物种的基因库和生息繁衍地。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条件较差等,施坝村302户中有259户是贫困户。近日,30余名从事农特产品运营和研究的企业家、专家在迪庆州财政局的牵头下,走进施坝村为产业脱贫“把脉开方”,将大山资源直接变现为经济效益,让傈僳山寨搭上了脱贫快车。新华社记者杨宗友 摄
大山中的云南德钦县施坝村的农民新居(6月22日摄)。 “只要我们村的野生菌、蜂蜜、中药材、农特产品能卖出去,今年脱贫摘帽就有希望了。”接过一沓新签的订购合同,施坝村委会副主任阿木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霞若傈僳族乡施坝村,位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地段,是滇金丝猴、红豆杉等许多稀有物种的基因库和生息繁衍地。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条件较差等,施坝村302户中有259户是贫困户。近日,30余名从事农特产品运营和研究的企业家、专家在迪庆州财政局的牵头下,走进施坝村为产业脱贫“把脉开方”,将大山资源直接变现为经济效益,让傈僳山寨搭上了脱贫快车。新华社记者杨宗友 摄
云南德钦县施坝村的傈僳族群众在跳篝火舞(6月21日摄)。 “只要我们村的野生菌、蜂蜜、中药材、农特产品能卖出去,今年脱贫摘帽就有希望了。”接过一沓新签的订购合同,施坝村委会副主任阿木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霞若傈僳族乡施坝村,位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地段,是滇金丝猴、红豆杉等许多稀有物种的基因库和生息繁衍地。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条件较差等,施坝村302户中有259户是贫困户。近日,30余名从事农特产品运营和研究的企业家、专家在迪庆州财政局的牵头下,走进施坝村为产业脱贫“把脉开方”,将大山资源直接变现为经济效益,让傈僳山寨搭上了脱贫快车。新华社记者杨宗友 摄
云南德钦县施坝村的傈僳族农民在为种植的中药材除草(6月22日摄)。 “只要我们村的野生菌、蜂蜜、中药材、农特产品能卖出去,今年脱贫摘帽就有希望了。”接过一沓新签的订购合同,施坝村委会副主任阿木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霞若傈僳族乡施坝村,位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地段,是滇金丝猴、红豆杉等许多稀有物种的基因库和生息繁衍地。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条件较差等,施坝村302户中有259户是贫困户。近日,30余名从事农特产品运营和研究的企业家、专家在迪庆州财政局的牵头下,走进施坝村为产业脱贫“把脉开方”,将大山资源直接变现为经济效益,让傈僳山寨搭上了脱贫快车。新华社记者杨宗友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