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工人抱着麦草行走在腾格里沙漠中(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向世界输出“中国智慧” “包兰铁路从银川到兰州的一段,要经过腾格里沙漠,其间沙坡头一带,风沙特别厉害。那里沙多风大,一次大风沙就可以把铁路淹没。”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所提到的沙坡头和包兰铁路。 草方格沙障,正是因包兰铁路而被创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贯通西北和华北之间的铁路大通道,国家决定修建包兰铁路。然而,铁路在中卫需要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长度达44公里,其中沙坡头段全为高度达百米的格状流动沙丘。 在沙漠修建铁路,当时并无成功的国际先例可借鉴。为了攻克固沙难题,多方力量在沙坡头集结。1955年,中科院最早建立的野外综合观察研究站——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立;1956年,全国首个专业性治沙林场——中卫固沙林场成立。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摸索,在科研人员、林场工人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草方格沙障成为铁路通车初期的主要固沙方式。 据中卫市固沙林场副场长郜永贵介绍,运营初期,沙坡头地区一年超过300天刮风沙,风助沙势,流沙压埋铁路致火车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据记载,铁路通车后不到一年时间内,因路基积沙造成铁路中断11次。这一现象直到20世纪80年代“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形成,才彻底解决。 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大会在内罗毕召开。作为中国治沙经验的沙坡头麦草方格,获得国外专家一致认可,并成为最早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治沙方案。此后,一批批国际沙漠化治理培训班、国外专家来沙坡头实地考察治沙经验。 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副站长张志山说,多年实践证明,麦草方格目前仍然是最便捷、环保、低廉的固沙模式,也为后期植物固沙提供了基础。沙坡头沙漠试验站通过长期生态学监测研究证实,在中国北方沙区通过人工植被建设实现区域生态恢复是可行的,这为全球干旱区沙害治理提供了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