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赵碧清)当前,无论是国家传统文化大环境,还是传统音乐领域都在向好发展,大众对音乐的鉴赏也更加多元化。民族民间音乐被列入非遗音乐的越来越多。 “我一直很喜欢民族音乐,无论是大众熟悉的民歌、民族器乐,还是少数民族当地特殊语言的音乐,都有一种非常自然的感染力,不像流行音乐有很多外来的元素。民间音乐能传承下来,说明经过时间的洗礼,是非常有意义的。”慕音乐创始人兼CEO百慕三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音乐人百慕三石是一位年轻的“80后”。“我从2011年开始有计划的去发现和挖掘传统音乐文化,也没想未来会如何。”百慕三石说。 由他创作的《纳西情歌》是一首关于云南丽江的作品,歌曲由歌唱家陈思思演唱,这首作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听众朋友们的喜爱,这让很多人对丽江、对纳西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向往。 “从那时起我对民族音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概念。每一个少数民族所传承下来的这种当地音乐,对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意义、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百慕三石说,音乐再好,也需要一些真正热爱它的人去挖掘、去被发现,去把这样美妙的事情传播推广出来,不仅要让我们国人自己知道,也要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和了解它。 “我从14年开始去接触‘侗族大歌’。”两年多的时间里,百慕三石多次去贵州黔东南侗族地区调研,因为“侗族大歌”是侗族特有的音乐。“在侗族,以前寨子里面最受欢迎最受人尊重的就是最会唱歌的人,不管你长得好不好看,也不管你家里有没有钱,寨子里面最漂亮的女孩子一定是嫁给最会唱歌的人,因为会唱的歌曲越多,就代表最有知识,最有文化,所以这个民族对歌唱的依赖和生活相融比我们想象中要深。”百慕三石说。来回跑了大概十几20趟,从北京带来一个团队过去,在当地政府及文化馆的支持下,最后完成了这张《天赋动听》侗族原生态专辑,很难得。 “《天赋动听》整个录制过令人感动。”百慕三石团队当时调动了七八个寨子的人,将近800多人参与录制。他们的民族服装穿起来很麻烦,一般都得花上好几个小时,但他们非常积极和开心,都穿着最漂亮的盛装,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才几岁,他们那种饱满幸福的歌唱状态,是最打动人的,非常有感染力。 “侗族大歌”在民族民间音乐史上,有非常特别的意义。“西方国家曾一度认为中国的音乐是没有复调式,没有和声的,但他们听到侗族大歌之后,就是彻底改变了这种认知。” 谈到接下来在传统音乐方面的计划,百慕三石已经开始采集青海的“花儿”音乐,接触了一些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歌手,“准备把当地最好听、最有价值的民歌采集下来,让大家听到原汁原味的花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