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研究员 近日,中国成功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上合组织11个成员国如今囊括了31亿人口,GDP总和超过1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覆盖人口最多的“国际朋友圈”。 伴随着上合组织的不断“扩容”,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中华文化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体系,在世界文化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国际舆论场中,“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问题依然存在,让大量国外受众对中国缺乏全面了解。而在新的传播条件和传播格局的影响下,经过不断努力,国际舆论的天平正在向中国倾斜,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再次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中国话语体系为世人所认知。 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不断加强中华文化同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文化融合化解文化冲突,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论成果和话语表达方式来推进中国道路的世界认同,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 本次峰会提出的一系列理念,无不闪耀着中华文化的智慧,既体现了现代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可和价值追求,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积极融入世界的强烈自信。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不顾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采取单一的中国式话语体系的表达方式,必然会适得其反,因此,根据国内外话语体系存在的差异,使用国外受众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来表达让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中国理念,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找准文化认同点,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必要途径。在这方面,做的越到位,我们的文化影响就会越大,话语体系的传播范围就会越广,我们的朋友就会越多。从本质上讲,中华文化同世界文化是相通的,它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如果表达范式对头,完全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彰显其生命力。在“上海精神”的引领下,上合组织成员国能够共同协商,共谋发展,一起解决面临的共同难题,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展望未来,中国话语体系的对外传播仍然任重道远且十分重要,因为它穿越语言、文化和风俗的障碍,沟通不同地域,不同文明,面向全世界去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真正做到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阐释世界,引导世界各国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国。因此,需要不断增强中国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中国故事在对外传播的道路上,更加及时、更加有效、更加生动,展示出良好的中国形象,把“中国梦”推向世界。(责任编辑 蒋新宇) |
相关阅读:
- [ 06-11]“上海精神”掀开国际关系史崭新一页——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的重要讲话
- [ 06-11]王毅就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接受媒体采访
- [ 06-11]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
- [ 06-11]王毅就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接受媒体采访
- [ 06-10]习近平欢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外方领导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