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超社会”,韩国女性转向“霸气”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林龙优】在韩国,“女超”不是足球比赛,而是“女超社会”。2015年,韩国女性人口首次超过男性人口,这是韩国首次出现“女超”现象。根据韩国统计厅最新统计,韩国当前男性占总人口的49.8%,女性占50.2%。人口专家认为,在“男权主义”盛行的韩国社会,这个数字有划时代意义,意味着韩国进入“女超社会”。 梨花女子大学输出女性教育 女性的寿命普遍比男性长,根据韩国统计厅的统计,韩国女性平均寿命为85.1岁,男性只有78.5岁,女性比男性平均多活约7年。于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女超社会”在韩国出现了。另外,韩国人“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被抛弃,再加上堕胎在韩国是不合法的,女婴出生率提高了。 “女超社会”也体现在其他方面,如,韩国女孩入学率比男孩高;在韩国激烈的司法考试中女性合格者比男性多;女性公务员人数也超过男性等等。 这跟韩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推动女性教育有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韩国社会对两性平等的认识提高,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性别歧视,在推进两性平等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2000年,韩国政府对《教育基本法》进行了修改,补充了“有关增进男女平等内容”,鼓励学校重点培养女性人才。2002年,韩国政府对《女性发展基本法》进行修改,为女性官员的任命提供法律依据;2003年,韩国政府又推出了“女性政策基本计划”,包括提高教育领域女性的比例;加强女性的就业指导和推进两性平等教育政策等目标。 韩国女性人才培养的项目也对外输出。以著名的梨花女子大学为例,学校设立了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女学生的女性人才奖学金,选拔有发展潜力的女性,为她们提供有关女性发展的专业化课程,培养21世纪女性领导人才和专家。 韩剧女主角从温婉转向霸气 在“女超社会”环境下,韩国各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女超人”。例如韩国首位女外长康京和。1955年在首尔出生的康京和毕业于著名的延世大学,然后赴美留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康京和长期在联合国工作,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让她成为2003年后第一位非科班出身(通过外务考试)的外长。 笔者就职的单位也有很多“超女”学霸,她们都是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精通三四国语言,周游列国。在韩国家庭中,不论是有工作的女性,还是全职主妇,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很高。 这些高素质、成就非凡的女性,在韩剧中也有反映。韩剧的女主角也从温婉无害的《大长今》慢慢向霸气御姐转变。例如今年初大热的韩剧《迷雾》,女主角高蕙兰就是一个在职场中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愈挫愈勇的“女王”,她思维缜密,目光如炬,一亮相就是女王风范。 女主播争取到戴眼镜的权利 可是,韩国要从“女超社会”走到女性优秀程度和比例超越于男性的阶段,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韩国专家表示,虽然韩国进入了“女超社会”,但女性地位仍然比较低,仅仅是增加女性人口和女性就业岗位没有实际意义,因为韩国男尊女卑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女性被不公正对待的社会风气仍然存在。 前不久,韩国MBC电视台新闻主播林贤珠自己成了新闻,就因为她在新闻节目中戴了眼镜。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新闻节目从来只有男主播可以戴眼镜,女主播一般要求戴隐形眼镜。林主播那天的举动让她成为首个戴眼镜播新闻的女主播,引起网友热议。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想通过戴眼镜来传达两性平等的信息,希望观众能够接受戴眼镜播新闻的她。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6年各国在两性薪酬方面的调查显示,韩国的男性雇员比同等工种的女性雇员收入要高36.7%,而美国和加拿大男性比同样工作的女性收入高18%。另外,韩国女性政策研究院在2013年针对职业女性调查发现,高学历的韩国女性进入社会工作的比率并不高,高学历女性就业率仅为60.1%,就是说有四成高学历女性的知识和能力没有全面发挥到职场上。例如2017年很火的韩剧《今生是第一次》里面的女主角,尽管是最高学府首尔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可是因为遭遇职场性骚扰愤而辞职,空有学历无法就业,家里还重男轻女,只得到咖啡厅去打工。 |
相关阅读:
- [ 07-02]韩国公务员明年一改“男性当家” 首度“女超男”
- [ 06-08]西班牙发布新内阁名单 女性大臣比例历史最高
- [ 06-05]沙特首次向女性发驾照
- [ 06-05]“插队”怀孕被训斥! 日企女性轮流怀孕制遭吐槽
- [ 06-03]女儿名字不够女性化 意大利父母遭法院传唤
- [ 05-25]8名女性指控好莱坞男演员摩根·弗里曼性骚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