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新农村繁荣富裕的美好未来
2018-06-06 19:46:35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李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权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系统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指导原则,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指导“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规划》以中央一号文件为依据,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具体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提供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 《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步骤。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战略任务,需要有科学规划指引。在制定中央一号文件的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已经联合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同步起草《规划》。此后,农业农村部启动“百乡万户”调查,派120个干部深入到30个省市区、60个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驻村调查,全景式调查农村基层、特别是乡村的实际情况,摸清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织提供第一手的材料。在此基础上,《规划》根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产业发展、乡村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谋划,画好一张蓝图,并且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规划》旨在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突出矛盾。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无法满足外国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尚未全面建立起来;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不够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相对松散,治理能力相对不足。《规划》就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就是要补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短板。 《规划》部署了若干重大工程。以重大工程带动地区、行业以及某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规划》提出,通过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通过兴林富民行动,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通过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农村“雪亮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治安状况,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规划》以国家名义倡议和推动一批重大行动。通过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通过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通过兴林富民行动,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通过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通过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通过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通过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通过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通过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通过乡村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古树名木。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规划》把脱贫攻坚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阶段内容。我国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贫困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里面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所有其它问题的前提。不解决贫困问题,不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其它内容就无从谈起。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这一阶段,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规划》开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的目标,在2020年实现小康目标后,2035年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后,农业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将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将来农村人不仅可以享受城里人那样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而且还拥有优美环境、田园风光。农村将来会成为稀缺资源,会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
相关阅读:
- [ 06-05]【中国梦·实践者】退役武警钟明:情系三农 追梦乡村振兴
- [ 06-05]明确乡村功能定位 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 06-05]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激发“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 ■做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点燃人才引擎
- [ 06-04]将乐:乡村讲师团 助力乡村振兴
- [ 06-04]武平岩前灵岩村:壮大村集体经济 推动乡村振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