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地热也能供暖? 西藏错那县让温暖走进每家每户

2018-05-23 06:59:29 王禹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王禹)“高寒”一直以来都是西藏自治区错那县的标签。这里平均海拔4400米,年平均气温-0.6°C,极端最低气温-37°C,全年无霜期仅42天,是西藏典型的边境高寒县。

初到错那县城,天空便下起了绿豆大小的冰粒,让记者感受到了这里别具一格的寒冷气息。面对如此极端的季候,如何取暖便成为摆在错那县群众面前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错那县委副书记、县长布多介绍说,长期以来,错那县群众深受冬季取暖困扰,取暖方式五花八门,多以取暖器、空调,甚至是柴火、牛粪取暖,不但取暖温度难以保障,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一定的安全隐患。

但这一情况,在2016年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打造宜居错那,践行“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环境留人”,错那县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资源,总投资5000万元,实施了县城供暖一期试点工程,重点对中小学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及住院部,五保户集中供养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供暖,供热面积4万平方米,现已竣工投入使用。

走进扎西罗布的家中,室内温暖舒适的温度便与户外凛冽的寒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大的客厅中摆满了各类花花草草,而他本人正身穿短袖在家中休息。扎西罗布告诉记者,以前天气寒冷,睡觉的时候被子要盖好几层,在家中衣服穿得也是里三层外三层,根本不愿意在家里面呆。

“现在好了,在家里穿着短袖也不觉得冷了,喜欢什么花都可以往家里面买了,而且现在都长得挺好的。”扎西罗布说。

据了解,错那县地热资源丰富,现有22口井,其中深井3口,浅井19口,高温井9口,平均温度56°C,最高出水温度66°C,每小时流量401立方米,2017年错那县进一步实施县城供暖二期工程,总投资1.6亿,主要对县城干部职工周转房、公租房、廉租房以及县直各部门进行供暖,供暖后,平均室温可以达到20°C至26°C,供暖面积达22万平方米。

如今的错那县再也不用为寒冷冬季的取暖问题而发愁,温暖真真切切地走进了每家每户,这其中就包括生活在五保户集中供养综合服务中心的老人们。

错那县五保户集中供养综合服务中心一共住着102名集中供养的老人,这里的4栋供养用房以及综合楼、食堂等建筑也全部有供暖保障。在供养大厅内是一个绿意盎然的花园,闲暇时,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围坐聊天,进行藏骰等娱乐活动。

2016年6月,没有子女的仓觉老人和其他五保户一起搬进了供养中心。在这里,不仅衣食住行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中心内设有的活动室、理发室、棋牌室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在这里住的很舒畅、很幸福。”仓觉老人说。

地热供暖实施过程当中,核心问题是地热资源的可持续性。布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通过中国工程院的多吉院士和两位留美博士,对错那县地热资源的持续利用,从技术上攻克了这一难题。”

目前,错那县依靠其境内丰富的地热资源,采用“地热 水源热泵”的供暖原理和“地盘管风机盘管”的取暖模式,合理利用地热资源,实现了地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过去的一年,错那县进一步实施了曲卓木、卡达、觉拉、麻麻四所完小和幼儿园清洁能源供暖工程并交付使用,惠及学生715人。按照规划,曲卓木乡和浪坡乡高海拔乡镇集中供暖项目也力争在今年开工实施,届时不仅是错那县城,更多的乡镇居民也将彻底与寒冷说再见。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错那县城的许多建筑物外,都会悬挂与众不同的外挂机。据了解,这正是错那县正在实施的另一项民生保障工程——集中供氧工程。

错那县县城集中供氧工程总投资8941万元,供氧面积约8万平方米,目前共修建了25个供氧机房,34个县城单位室内供氧管道及设备安装。供氧方式分为公建部分采用集中供氧,供氧方式为弥散式;廉租、周转房采用独立供氧,供氧方式为弥散和鼻吸相结合。

扎西罗布同样是集中供氧的受益者之一。作为一位民警,过去他在外勤执行任务过后,由于缺氧往往需要休养几天,才能正常工作。如今,家里安装了家用制氧机,只需要带上鼻吸休息一晚,身体就可以得到快速恢复。

“供暖供氧全覆盖以后,居民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了大大的改善,睡眠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由于气候非常寒冷,氧气含量低,居民们不同程度的患上了各种疾病,现在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布多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