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已开展这项行动37年,今天我们该怎样义务植树?

2018-05-19 07:41:38 寇江泽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呵护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生命共同体,在植树造林、护草增绿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神州大地的绿色持续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不过,我国生态环境欠债依然很大,“缺林少绿”依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广袤国土上无比珍贵的绿色还不够多,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目标还有差距,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的目标。《生态周刊》从本期起,围绕新时代如何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出系列报道。期待您积极关注并行动起来,参与国土绿化,共建美丽中国。

草长莺飞绿意浓,正是一年植树时。

今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挥锹铲土、填入树苗、培实新土……植树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踏踏实实抓好绿化工程,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植树造林是每个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已有37年,尽责形式不断创新和丰富。当前义务植树开展的情况怎么样?我们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尽到自己的植树义务?义务植树如何“持之以恒开展”?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适龄公民每年义务植树3株到5株是法定义务,但实施中面临一些难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副司长许传德介绍,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次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将群众性植树活动首次以国家法定形式作出规定,要求“适龄公民每年应义务植树3株到5株”。自此,具有法定性、全民性、义务性、公益性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神州大地蓬勃开展起来。37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行动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在增加森林资源、绿化祖国大地、加强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超过100亿人次,义务植树达数百亿株。

不过,随着义务植树行动持续开展,近年来也出现一些尴尬局面。有的人并不清楚这是一项法定义务,更不了解其具体规定;有的人有心无力,除非单位集体组织,很难抽出较长时间去现场植树;城镇周边可用于义务植树的地块越来越少,找到合适的植树点并非易事;“三分栽树,七分管护”,有的人担心后期管护问题……

“真不好意思说,最近一次种树已经是十几年前上中学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情景现在还记得,那会儿学校组织同学们周末去植树,大家带好工具,每个班都分配一定的任务。挖坑、种树、培土、浇水,检查合格才算完成任务。大干一天,累得浑身是汗,但是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树,那真是高兴、畅快。”山西省太原市市民张瑞说,上了大学以后,要么没时间,要么没地方,就再也没去种过树。

北京市通州区市民李婷一直有去种树的想法,却没能成行,她有不少疑虑:“自己家里没有劳动工具,也没干农活的经验,到时候有没有人来指导?义务植树只能春季去吗,其他季节行不行?看新闻,有地方义务植树只管种不管养,树木成活率不高,那去植树还有什么意义呢?”

为方便人们履行义务植树义务,有关部门想了不少办法。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处长杨志华表示,全市各区今年春季设立了20个义务植树接待点,可植树面积达1600多亩。今年北京计划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抚育树木1100万株。

在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山里辛庄村社会植树点,负责接待的王晓利告诉记者,植树点负责提供劳动工具和树苗,市民只要预约好时间自行前往就行了,没有干农活的经验也没有关系,到时会有专业的林业工人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王晓利是顺义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他介绍,截至现在,今年春季植树点接待的市民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倍多。

“市民们不需要担心成活率。义务植树树种选择都很有讲究,长寿、抗逆、环境适应性强,以国槐、山桃、橡树为主。园林局签约有资质的养护单位,负责林木后期养护,除了浇水、涂白、修剪等基本养护外,还会用科学措施,比如喷洒抗蒸腾剂、输液等,防止树木脱水,为树木补充营养。”王晓利说,“从往年情况看,义务植树成活率超过90%。”

“不少人觉得义务植树就是栽树,这是片面的,义务植树包含多种形式”

随着各地造林绿化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周边可用于义务植树的地块越来越少,宜林地大多处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的区域,义务植树成本越来越高。

“对不少人来说,花一两天时间去很远的地方种树可能不太现实。而且随着林木越来越多,抚育管护任务会越来越重。”许传德表示,其实不种树也能尽义务,除了“直接参与造林绿化”,“间接履行植树义务”也是参加义务植树的可行方式。

去年6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方便群众、重在参与、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将尽责形式拓展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等8类55种。直接参与造林绿化作为其中一类;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等4类以管护为主的行为,纳入尽责形式;自愿参加国土绿化公益宣传活动、组织公益活动等志愿服务,也纳入尽责形式;其他形式作为兜底条款,为各地创新尽责形式预留了空间。

“北京在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中,规定了栽植乔木、抚育幼树、繁育珍贵树种苗木、以资尽责、个人购买碳汇等8类37种尽责形式及株数折算办法。”杨志华介绍,在自家阳台、屋顶栽花草,认养树木、绿地,义务宣传国土绿化,都属于尽责形式。北京设立了22处社会抚育劳动接待点,总面积达1.6万亩,首都市民全年都可以通过抚育劳动来尽责,如春季施肥补植、夏季防旱排涝、秋季修剪追肥、冬季防寒涂白等。

杨志华说,北京还设立了32处林木认养接待点、27处古树名木认养接待点和31处绿地认养接待点,近70万株树木,侧柏、桧柏、国槐、银杏等745株古树,以及217万平方米绿地,可供市民认养。

在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中,“对屋顶、墙体、阳台等进行绿化”这一条引起了李婷的兴趣。她默默算了算自家阳台上的绿植面积,超过3平方米,折算完成尽责数量超过3株,她非常开心。

北京等地明确的尽责形式有不少亮点,比如在单位、街道等公共场所节日摆花,林中悬挂人工鸟巢,修建森林防火带,捐献国土绿化急需物资,个人购买碳汇等。“个人尽责折算数量超过3株,就可以向所在辖区园林绿化部门提出申请进行认定,符合标准的可以申领义务植树尽责证书。”杨志华说。

杨志华强调:“不少人觉得义务植树就是栽树,这是片面的,义务植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多种多样的形式。市民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尽责方式。”

10个省(区、市)开展“互联网 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现场参与或网络参与都很方便

互联网的发展,为全民义务植树增添了活力。近日,继北京、内蒙古、安徽、陕西等4省(区、市)列入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后,全国绿化委员会批复同意山西、湖北、四川、贵州、新疆、青海等6省(区)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试点省(区、市)达到10个。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网络化平台去年启动运行,10个试点省(区、市)也开通了各自的省级义务植树网络化平台。

网上义务植树分为实体参与和网络参与两种方式。记者点击进入全民义务植树网,看到实体参与的活动项目一目了然,人们可在网上申请,然后参加线下活动。这些活动包括陕西招募绿色志愿者、上海组织立体绿化等等。按照折算参照表已经尽责的公民,可以在网上进行申报,当地绿化管理部门会联系审核。

网络参与的形式包括通过网络捐款参与国土绿化相关项目等。记者看到,目前有“绿色首都生态房山”“我为大熊猫种竹子”“守护鸟儿生命通道”等不少项目可供选择,有项目获得的捐款已经超过10万元。《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将全国分为3类地区并确定了每棵树不同的捐资标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为20元,内蒙古、辽宁、福建、山东、广东、湖南为15元,其他省、区、市为10元。“这个折算标准既不会给公民增加负担,又与北京、福建、广东等地现行办法相衔接,调动公民尽责积极性。”许传德表示。

按照这一管理办法的规定,各地可对通过实体参与义务植树并完成任务的公民,经所在地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证明,向其颁发尽责电子证书;对通过网络参与义务植树并完成任务的公民,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向其颁发尽责电子证书。

“每份证书具有唯一的编号和二维码,公民可以在全民义务植树网和微信公众号上查询、下载、打印。”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这不仅是激励公民参与义务植树、提高公民参与义务植树的获得感荣誉感的一种手段,也是新形势下义务植树工作的一项创新。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是拓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植树难、群众爱绿捐助难、义务植树找地难等问题。”许传德说。

许传德同时指出,目前义务植树网络化平台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储备不足、类型单一,社会知晓度不够高。“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总结有效做法,探索可视、公开、透明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未来,公民捐助资金用到哪儿了,树种到哪儿了,长势怎么样,都能一目了然。”(本报记者 寇江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