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绵阳5月3日讯(记者 戴璐岭 李慧颖摄影报道)在绵阳市平武县水观乡龙岩村,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丈夫严加军、妻子王小琼,他们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都失去了自己曾经的另一半,却因为相同的经历走到了一起,10年来相濡以沫,赡养八位老人,抚育四个孩子,最平凡而朴实的大爱抚平了灾难带来的伤痛,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最美重组家庭”的幸福生活。
重生:“她”因地震不幸离开 “她”因相同经历走来
“那天地面忽然晃起来,我紧紧抓住山上的一棵大树,看着房子一样大的石头往下滚,我觉得全世界可能只剩我一个了!”回忆起10年前地震当时的情景,严加军仍然历历在目。在这场灾难中,严加军的妻子不幸去世,留下他和两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儿。
家里的房子塌了,妻子走了,双重打击让34岁的严加军不知所措,“说实话,我消极了一段时间,感觉生活没意思,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严加军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王小琼,王小琼的丈夫也在地震中遇难。相同的经历,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并组建了新的家庭。
“我之前的妻子和小琼之前的丈夫虽然在地震中丧生了,但他们的老父老母我们都不能抛下,于是我们决定赡养这4位老人。”这对朴实的夫妻做出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承担起8位老人和4个孩子今后的生活。“我觉得自己虽然没啥本事,但是啥子事情都喜欢往好处想,看得比较开。我跟小琼说,只要肯干,再困难我们都能挺过去!”乐观的严加军这样告诉记者。
为了养活全家14口人,严加军向村里的信用社贷款修了猪圈,还买了25头猪仔开始搞生猪养殖,“养猪不轻松,每天要喂料,特别是母猪下崽的时候,有时要从晚上守到天亮。”在养猪的同时,严加军还去学了驾照,2010年借钱买了辆面包车开始跑运输,从村里到南坝镇,一个乘客收费15元,每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小琼照顾家里,我就特别安心。”说到王小琼,严加军总是赞不绝口。这个乐观坚强的女人,不仅尽心尽力照顾家里的老人,抚养4个年幼的孩子,还能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给自己最大的鼓励。
感恩:女儿成了医生 儿子当上了军人
“地震之后,家里四个娃娃读书方面,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扶。”严加军告诉记者,地震后,深圳的好心人资助了大女儿高中3年的学费,但直到今天他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因此,他常教育4个孩子,长大了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孩子们没有让严加军失望,“我最大的骄傲,是学医的大女儿和当兵的小儿子。”严加军告诉记者,大女儿何静2011年考上大学,现在是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医生;小儿子杨志东在2016年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严加军说,虽然一双儿女选择不同的职业,但两个孩子的想法却惊人的一致:如果国家再遇到灾难,我们想出一份力。
2008年地震时,女儿何静在南坝县读初中,全校数百名学生遇难。“考大学的时候女儿跟我说,如果医生多,地震时就能救回更多的人,所以她想学医。”严加军说,女儿的决定得到了全家的支持。没想到短短几年后,儿子杨志东也和自己说出了同样的请求,“当时他高中毕业刚满18岁,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参军。”
严加军觉得参军太辛苦,一开始说什么都不同意,但母亲王小琼却明白儿子杨志东心中的想法。“地震的时候志东只有9岁,我的手受伤了,什么都不能做。当时在集中安置点,是部队的官兵给我们做饭、洗衣服,他们经常送饭给志东吃,哄他、鼓励他,那时候孩子没了爸爸心里难受,但只要看到解放军叔叔就听话了。”
2016年9月,王小琼和严加军亲自把儿子送到了部队,儿子在临行前说了这样一句话:“爸爸妈妈,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下来,我要为国家效份力!”
愿望:幸福靠双手 在一起就是家
去年,严加军修起了龙岩村最漂亮的两层小楼房,二楼设计了洋气的玻璃天窗,宽敞整洁的新房被妻子王小琼装饰得格外温馨,楼梯口还挂着“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
严加军的父亲和王小琼的父亲去世后,家里剩下的6位老人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空闲的时候,老人们喜欢在屋前的空坝子晒太阳,或者到二楼的玻璃天窗下喝喝茶,拉着儿媳妇王小琼聊聊村里的家长里短。
“说了你都不相信,我们修房子花了30多万元,其中借了20多万元,为啥我敢借这么多钱?因为我和小琼有底气!”严加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依靠生猪养殖每年能赚10多万元,加上跑运输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他短短一年时间,就把借的20万元都还上了。
说到未来的计划,这个44岁的汉子更是干劲十足:“我和小琼在一起这个家就踏实。等儿子退伍回来,我们就给他盖房娶媳妇儿,我们还想买一辆十多万元的家用小轿车,以后带着家里的老人多出去看看,让他们安享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