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钥匙工程拖8年 中央信访督查组赴湖北督查还建房
2018-05-01 15:38:57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房小奇 |
分享到:
|
8年了我们的房呢 中央信访督查组赴湖北督查“还建房” □ 本报记者 梁士斌 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2018年中央信访督查启动,第一批督查14件信访事项直指政府承诺不兑现。 4月26日,国家信访局在官网公布了督查结果。 本轮督查是3月23日开始的。国家信访局会同有关部门组成3个督查组分赴河南、湖北、广东。 《法制日报》记者参与了湖北省信访实地督查组督查。 交钥匙工程拖了8年 “从2010年拆迁到现在都8年了,政府也没有兑现承诺,我们的愿望就是想尽快住上还建房。”信访人刘某某见到中央信访督查组时,激动地说。 刘某某是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米庄镇官庄社区2组居民。他的愿望代表了官庄社区300多户群众的心声。 信访人所说的还建房项目就在湖北省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 经查,2008年5月、2009年5月、2010年3月,原襄阳深圳工业园建设指挥部分别对高新区刘集办事处3个社区进行了拆迁,分别是魏庄社区、黄坡社区、米庄镇官庄社区。 2014年,原襄阳深圳工业园建设指挥部被撤销,由襄阳市高新区管委会接管。 2011年3月,经襄阳市政府批准,由汉江国投公司(原襄阳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采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江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兴公司)以BT方式建设还建房。 所谓BT是由业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建设方,由建设方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和工程建设,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后由业主回购,并由业主向建设方支付回购价款的一种融资建设方式。俗称“交钥匙工程”。 根据拆迁安置协议约定,官庄社区还建安置时间为12个月。 资金链断裂屡次延期 除了黄坡社区外,魏庄社区和官庄社区分为两期建设。然而,由于施工单位资金链断裂,导致工程工期严重滞后。 当地政府介绍,3个社区中,魏庄社区还建房994套,一期442套已于2010年10月完成分房;二期552套,2018年1月交付钥匙,计划今年6月完成分配。 黄坡社区还建房944套,2017年11月已完成分房。 官庄社区还建房1472套,一期1076套,计划今年4月下旬前完成竣工验收;二期396套,一直未开工建设,高新区管委会接管后决定采取“以购代建”方式还建,314户安置在邓城新市民公寓,82户安置在市人才公寓。目前邓城市民公寓房屋已公布分房方案,市人才公寓的房屋预计2018年8月底完成建设。 督查组通过听取情况汇报、查阅资料、约见信访人、查看现场,发现地方政府存在工作脱节问题。起初还建房的建设管理主体是深圳工业园区拆迁指挥部,2014年这个临时机构撤销后,汉江国投公司接手,最后又交由襄阳市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由于建设管理主体频繁变更了3次,导致工作出现脱节、群众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以致于该信访问题久拖未决。 三次易主监管不到位 在襄阳高新区管委会一间会议室里,信访人推门见到督查组时,略显拘谨。见此情景,督查组襄阳分组组长刘希洪马上安慰道:督查组这次来是为了核实你们反映的问题,不要紧张,请你们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与督查组见面的信访人,除了刘某某是襄阳市高新区米庄镇官庄社区2组居民外,和他一起来的还有5组的杨某某、6组的杨某某。他们都是官庄社区拆迁户的代表。 信访人反映,自2010年被拆迁至今仍未住上还建房,多年来一直反映,有关部门就交房问题屡次作出承诺,但没有兑现。 刘某某当场拿出一份襄樊高新区深圳工业园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协议书签署日期是2010年9月23日,上面约定12个月交房。 信访人刘某某说,“房子被拆了以后,社区的老人盼望早日住进还建房,可是有的老人去世时也没能实现愿望。”说到此,刘某某哽咽难语。 “你们目前的问题就是想尽快住上还建房,对吧?”刘希洪问道。 3位信访人异口同声:“对。” “你们反映的情况与材料基本相符,诉求我们也听明白了。我们会认真研究你们反映的问题,督促襄阳市和高新区有关部门认真对待。”刘希洪说。 约谈结束时,信访人对督查组的答复表示满意。 综合掌握的情况,督查组认为,尽管还建房建设进度严重滞后有许多客观原因,当地政府为了解决拆迁居民还迁问题也作了很多努力,湖北省信访局督查后建设进度有所加快,但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多年来住不上还建房,有关方面屡次作出承诺又都没有兑现,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自2012年以来,汉江国投公司就还建房交付期限多次作出承诺,有的年份甚至承诺了两次,但总是只承诺没有兑现。 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在项目建设前期,有关部门对还建房采用BT方式进行建设的风险考虑不足,对建设方资格审核不严,监管不到位,屡次违约追究不力,以致于还建房工期一拖再拖,是该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好事没办好群众喜变忧 赴湖北督查的第二站是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邱家楼城中村改造项目。该项目自2012年启动拆迁后,至今仍未解决安置问题。 该项目经招商引资,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2012年4月引入谷城华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进行合作开发。 2012年12月,邱家楼城中村改造项目还建房开工,先期建设还建房5栋,项目前期较为顺利。 然而,2014年初,由于湖北华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谷城华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系同一法定代表人)陷入民间借贷纠纷,被多家公司和个人起诉。谷城华盟公司因受担保关系牵连,导致邱家楼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建的5栋还建房被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项目全部停建。 还建房被法院查封后,谷城县政府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向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解封5栋还建房中的4号楼,用于解决拆迁户的还建安置问题。 《法制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已解封的4号楼房子内部已经粉刷完了,正准备接水、接电、接气。计划2018年4月下旬发钥匙。 “城中村改造,这是政府给我们办好事,一开始我们都是乐意的,没想到等了这么久。我们也知道政府为我们拆迁户想了很多办法,也非常感谢政府。但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好像没有家,我们就是希望尽快住进还建房。”信访人方某某道出了心里话。 信访人李某某反映:这些年我们在外租房,但随着水、电、房租费涨价,每人每月100元的过渡补偿费偏低,希望适当提高拆迁过渡补偿费标准。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从4月开始,拆迁过渡费从每人每月100月提高到150元。 通过和信访人交谈发现,他们很理智,既如实反映问题,又对政府积极工作的态度表示满意。 就连具有多年信访工作经验、多次参加信访督查的刘希洪都感慨,这里的老百姓善良、纯朴,能够体谅政府的难处,没有提出任何过高无理要求。他认为,该县进行城中村改造,出发点是好的,但好事要办好,才能让老百姓满意。 中央督查组盯得很紧 4月10日,湖北省武汉市市长万勇到江汉区约见了信访人盛某某,并要求有关部门迅速组建专班,市区联动,加快进度,限期解决。 是什么事惊动了市长?原来是盛某某因拆迁安置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2009年,因旧城改造,盛某某与武汉市亢龙太子酒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子公司)签订拆迁安置协议书,约定30个月内就地还迁。但还建房一直未动工。 2017年4月,中央信访督查组对该信访事项进行了实地督查。2017年9月以来,信访人持续反映督查后事情无进展。 经调查,2009年,太子公司对盛某某的原住房区域实施拆迁,涉及189户,全部签订了安置补偿协议。其中,67户选择货币安置,包括信访人在内的122户选择30个月内就地还建。由于拆迁进展缓慢,武汉市长江大道建设道路红线扩宽压占项目用地,导致还建房影响周边住户采光等原因,造成原地还建无法实施。2016年,武汉市江汉区决定采取就近安置方式还建,经与武汉市地产集团协商,从该集团储备的航侧村原钢材市场地块拟建设限价安置房源中,调剂122套用于对接安置122户被拆迁户。 针对督查组提出的建议,江汉区政府制定整改措施,曾承诺尽快启动钢材市场项目开工建设,与122户重新签订安置协议。 但本次回访发现,江汉区政府对去年制定的整改措施只是部分落实。2017年10月底前完成与122户被拆迁户重新签订安置协议的措施没有落实。 当地政府对回访督查触动很大,感受到了压力。江汉区主要领导表示,没想到中央督查组对原来政府承诺的整改措施盯得这么紧,没想到核查时如此较真。 “回访督查的主要目的是紧盯地方落实的情况,防止整改措施空转不落地。”湖北督查组组长郭钦向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兑现承诺才能彰显政府公信力 □ 本报记者 梁士斌 近年来,中央信访督查有一个指导思想:对老百姓多次反映、诉求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一盯到底。2018年首轮督查把“政府承诺不兑现”列为重点。 湖北督查事项表明,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不足甚至是“零资金”的情况下,启动拆迁项目,无论是采取BT模式还是开发商垫资模式进行还建房建设,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风险。一旦建设方资金链断裂,必然导致工程搁浅,群众无法按时回迁。如果政府工作出现脱节、监管不到位、缺乏处置应急预案,必然导致问题久拖未决,引发信访。 政府承诺既体现政府为民办事的情怀,也考验政府公信力。政府不兑现承诺,必然伤害公信力。 观察督查组本次赴湖北督查的信访事项,可以看出,诚信政府建设任重道远。有的地方还建房交付一拖再拖,最长拖了8年,甚至一年内承诺两次兑现未果;有的对群众多次反映不作回应;有的连督查过的信访事项也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为民办实事,兑现承诺不是一句空话,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才能暖人心、让人放心。 中央信访督查,抓住政府承诺不兑现的问题不放,督查之后还要“回头看”,不仅是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也倒逼政府诚信守法,依法行政。 真心希望地方政府站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信守承诺,筑牢政府公信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