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保护知识产权成本到底高不高、维权难不难?专家这么说

2018-04-26 13:52:4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袁晗 关心)当我们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该如何维权?到底难不难?有企业认为申请专利保护费钱费力,付出的成本太高,真的是这样吗?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针对网友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记者专访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

如何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的惩治力度?

韩秀成:一个专利受到侵权的平均赔偿大约为10万 惩罚力度太轻了

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但是,还面临严峻挑战,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比如,很长一个时期,我国一个专利受到侵权的平均赔偿额度大约为10万,这种惩罚力度太轻了,远没有达到震慑力的作用,而在美国平均高达几百万美元,高的数亿或10多亿美元。所以,强调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对于具有重复侵权、恶意侵权,以及其他严重侵权情节的要加大赔偿力度,提高赔偿数额。

第二、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的工作格局。知识产权保护涉及注册登记、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裁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个人诚信、社会监督等等多种手段和渠道。所以很难用单一模式实现对所有知识产权类型的保护,也很难用单一手段实现对所有环节的保护。这些客观现实注定知识产权保护不会是一个“独角戏”,而是需要唱响“合奏曲”,所以,要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多管齐下,多策并举保护知识产权。

第三、利用大数据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基础性工作,对于知识产权不尊重的,诚信不好的,可以通过大数据管理和分析,纳入诚信制度,与个人的诚信挂钩,加以约束。

第四、加大对普通民众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角度来看,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人人尊重知识产权,敬畏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后如何最有效的进行维权?

韩秀成:可首先选择社会组织进行调解 这样维权成本低

首先要有主动维权意识,遇到知识产权遭他人侵权,视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第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组织、协会等进行调解,与侵权行为人协商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事宜,这样维权成本低,也能使自己的权益得到很好的保护。

第二、建议向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投诉并申请行政调处和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第三、对于一些重大知识产权案件,可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解决。

第四、向报社、网络等新闻媒体曝光寻求帮助,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有的企业认为申请专利保护费钱费力,付出的成本太高,真的是这样吗?

韩秀成:我国专利费用总体是不高的

对于企业来说,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利器,成功的知识产权战略和策略可以使企业快速提升创新能力,有效规避侵权风险,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保证企业经营安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效率。

申请和维持专利等需要缴纳一定费用,这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有市场价值才去申请并维持权利;如果没有市场价值,就不会再投入经费继续维持,从而促使权利人放弃权利,使技术尽快进入公共领域。我国专利费用总体是不高的。

如何平衡创新与成果分享之间的关系?

韩秀成:既要确保权利人的利益也要保护好公众利益

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原则是平衡有效,既要确保权利人的利益也要保护好公众利益,这个天平过分偏向哪一方都不是一个好的制度。权利人的利益就是其为创新和维持权利付出的投入和成本应得到补偿的收益,通过权利保护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取得应得的利益。

公众的利益一是通过权利人为取得保护公开其发明创造,公众可在其基础上进行新的创新。

二是发明创造内容公开,可更快更好的传播,为公众运用提供了极大可能,如果权利人不正当行使权利包括不合理要价,公众或使用方可请求知识产权机构强制许可。

专利申请本身就是要公开创新技术的细节,开放技术的应用,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而不是要把自己的技术掩藏起来敝帚自珍。它的目标是要把创新的技术申请国家的保护,同时这也是在保障发明人回收最初的研发投资、商业投资、和风险成本。这样发明人才可以更持续地创新。如果这个关系平衡协调得好,就可以不断地从前端促进后端,进行良性正循环,不断地促进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