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精准定位、多元经营……城市新型阅读空间如何成长?

2018-04-20 09:10:34 上官云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夜幕降临,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24小时城市书房亮起灯光。上官云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这些年,一些新型阅读空间正在各大城市逐渐露面,在北京,便有宸冰书坊、良阅·城市书房等等。名字虽略有区别,但都拥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开设在社区或人流密集之地、经营时间灵活多变……它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引来人们的关心:如此多的阅读空间都能持久开办下去吗?其发展之路又该如何走呢?

在北京,就有很多冠以书坊、书房等名称的新型阅读空间。2017年,颇具文艺范儿的宸冰书坊开门迎客,很快便以“线上+线下”的阅读服务方式赢得了不少读者欢迎。

走进书坊,除老式台灯、沙发座椅、“古董”电话机外,店内还陈设着一些文学大家的肖像,颇具复古气息。屋内一角则设有“朗读亭”,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读者可以在此朗读诗词名篇或经典著作,还能扫描二维码下载自己朗读的音频。

  颇具文艺范儿的宸冰书坊。上官云摄

据了解,这个看上去不大的书坊是朝阳区图书馆与企业合作的成果之一,藏书5000余册,读者多为附近上班的白领或居民,每周七天均开放,时间为早九点到晚九点。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线上活动有《宸冰读书》音频节目,线下则有一些讲座、沙龙等活动,让大家关注阅读、关注经典作品。

其实,在北京还有众多类似的阅读空间,它们的出现并不偶然。此前曾有媒体报道,2014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提出“阅读空间”概念,即充分整合北京市的各大书店、民营书店、图书馆及益民书屋等空间资源。各区结合城市改造推出了众多颇具特色的阅读空间,完善了阅、借、购等多种功能。

“新型阅读空间”新在哪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致是针对过去老式图书馆、书店单一借阅、购书功能而言,它们蕴含咖啡馆、书店、休闲阅读场所、文创等多种元素的一个阅读空间,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多元化,“以书为媒,但形式更新颖,让大家通过阅读来消磨时光”。

“对上述阅读空间来说,建立模式、自身定位都不完全一致,藏书数量等也略有区别。”该业内人士表示,有的可能偏重公共文化服务多一些,而“书坊”会比较小资雅致,“书屋”则更加接地气,有不少位于居民区中,“不过这种功能定位也并不是‘一刀切’”。

  良阅·城市书房自开业后,也成为一个颇受读者欢迎的阅读空间。上官云 摄

“第二书房”创始人李岩则认为,上述新型阅读空间从以往的以书为中心,变为以人为中心,阅读服务更加新颖,“比如它们的营业时间更灵活,一般会延长至晚上九点,这就有利于人们利用下班后的碎片化时间就近阅读。这样一来,让跟生活联系得更紧密,有效弥补了大型公立图书馆的一些不足”。

在北京前门附近,开在这里的Page One书店便吸引了很多爱读书的人前来。一位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书门类全,更新频率高,还有座椅供读者休息,“书店‘颜值’也不错,文创产品很有意思,在这里读书算得上是一种享受”。

毋庸置疑,这些新型阅读空间在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道文化风景线,如何持续开办下去也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李岩认为,首先不能“一拥而上”,“经营者要找准自身定位,确保能拥有‘粉丝’性读者。政府有关部门则可以选择有发展潜力、综合能力全面的进行重点扶持,使其真正壮大成为可以分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市场主体”。

  位于北京前门地区的这家Page One书店,吸引了不少年轻读者。上官云 摄

对新型阅读空间的发展,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则给出了三点建议,即“精准定位吸引特定人群”,“凸显人情味服务至上”,“复合开发多元经营”。

“比如社区商场休闲类书店、旧房改造古风式书店等,在某个领域深入挖掘就可以获得对特定人群的独特吸引力。”王亦君解释,另外,一个冷冰冰的书店,读者无法对它产生信任和依赖,“尽力让顾客在书店里感到舒服,把书店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客厅,才能收获经营的成功”。

此外,王亦君表示,除了尝试销售餐食、文具等可以带来更高利润空间的多元经营方式外,书店可以研发文创项目,或开发阅读相关的短期课程,“让在书店里阅读和消费成为一种独具美学思考的生活方式”。(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