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从“高冷”走向大众,考古正在褪去昔日神秘面纱

2018-04-11 07:34:17 宋宇晟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我来说两句

  “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刘忠俊摄

相关报道认为,在对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面向全国公开招募志愿者,并且全程参与考古发掘,在公众与考古之间搭建了桥梁,让公众真正了解考古、走进考古,享受考古成果。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国内的不少考古项目都愈发重视“公众考古”,考古学者也不再视公众考古为“不务正业”。让公众了解考古工作、考古过程,已经成为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之一。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了首届公众考古论坛,为考古学者与考古爱好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也为公众考古事业的推动做出表率。

2015年6月,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在西洋楼遗址考古现场,四周没有封闭围挡,仅设立简单隔离标志,民众可近距离目睹考古发掘全过程。

2016年9月,吉林省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辽、金、元为主要时期的考古发掘现场……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领队杨军早前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古要走向大众,公众有知情权、有参与权,最后使公众反过来对文化遗产更有保护意识,共同参与进来。(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