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密结合当代全球化企业竞争特点和中国国有企业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和增强国企的国际竞争力。 核心技术遭外企垄断,影响中国企业发展壮大 当代全球化的企业竞争,以知识产权为基础,以跨国公司为基本主体。在生产经营方面,跨国公司是全球价值链的主要组织者和协调者,在经济竞争中处于支配性地位。 2010年,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增值约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 外国子公司的产值约占全球GDP的10%以上、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同时,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要力量。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发达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的比例分别为68%、63.8%和60.8%。 在知识产权输出方面,跨国公司在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非股权经营模式把投入品采购、制造业务以及分销、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外部化。尽管没有投资入股,跨国公司却能从非股权伙伴手中获取丰厚的知识产权输出收益。在此情形下,发展中国家大体只能是知识产权输出的接受方。如果相关国家的产业一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就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生产,并承担跨国公司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的风险。 总体上,中国的国有企业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在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方面,我们已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跻身世界财富500强。但在品牌影响力方面,能够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仍然不多。数据显示,加上腾讯、华为等少数民营企业,中国仅有37家企业登上世界品牌500强,而美国有233家企业上榜。 在技术创新力方面,中国企业还未能掌握很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由于缺乏航空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超高精密机床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中国企业需以高价进口这些技术产品。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半导体加工设备等核心技术被生产商独家供应给特定垄断公司,中国企业无法通过购买途径来获取这些产品。这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壮大。 不能为了混合而混合,需有利于国资保值增值 将国有企业培育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方向上,国有企业中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要服务生产经营,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企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才建设上,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对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随着国企全球化生产、研发与经营布局,党的建设也要相应跟进与延伸,实现战斗堡垒作用在新形势下的全面系统覆盖。 二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品牌。要发挥规模优势,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重点攻克本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努力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要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研发平台。 要加快形成有利于科研人才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在薪酬制度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施突出研发贡献的创新激励制度。在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方面,要遵循创新人才的工作特点和规律,让创新人才把更多精力用于科技研发工作。 同时,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一方面,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实践,鼓励支持科技研发人才主动担当、勤奋工作。另一方面,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系统把握国内外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积极应对与化解全球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三是以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基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而不能为了混合而混合。 股权结构上,要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规模经济、科技研发、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又发挥公有资本股份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方面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制度条件。 产业布局上,要着眼于全球产业分工的价值链布局与产业链延伸,既科学布局国有企业所在的传统产业,又要跟进布局战略性、前瞻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要防止公有股权被稀释。在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进行股权混合的初始阶段,公有资本的资产价值必须得到科学评估,不仅要考虑净资产价值,而且要考虑公有资产的盈利能力、成长性和社会影响力,而不能简单评估账面净资产。在经营阶段,企业激励制度设计要重点采用分红权激励手段,而严格控制简单的股权激励手段。简单直接的股权激励手段只会增加私有资本持股,从而导致公有资本股权逐渐被稀释。 治理结构上,要注重通过公有股份和非公有股份的系统融合,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管理能力。 一方面,积极探索构建科学高效的企业决策体系。这不仅需要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而且需要统筹协调各级各类责任主体的责任关系,以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激励、有机融合的利益共同体。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塑造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文化体系。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当通过系统协调,将企业组建前不同股份所代表的企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和整体塑造,进而形成企业的新文化、新面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