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升级吸引力、增强“配置力”——代表热议创新型人才“引才策”

2018-03-14 17:03:17 陈聪、郑明达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雯晶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陈聪 郑明达)如何让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发挥好”?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认为,一方面应建立国家层面功能完备的人才信息库,另一方面应为国际人才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科研团队开辟“绿色通道”。

丁光宏提出开辟“绿色通道”的想法,应为国际人才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招收博士研究生、招聘科研助理与技术员等提供“绿色通道”,鼓励自主组建创新科研团队,鼓励在中国设立全球性研究与开发合作基地,以此为基础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加盟,打造开放的国际化队伍,同时也能够培养大批本土创新人才。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主任杨帆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的内容印象深刻。她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的政策红利制定具体而操作性强的举措,同时进一步改革对成果转化收益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强相关法规政策对成果转化收益税收优惠及实施流程等规定的一致性。

杨帆也对如何提高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提出想法,她建议进一步对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实施科研项目梯次接续的机制,提高项目研究的持续性支持和延续性推进,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依靠人才,为了引进和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各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然而,目前东北、西部地区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过快的问题引起了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代表的关注,他认为,东北、西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出过快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造成更严重的不平衡,不利于国家科技创新的整体协调发展。

为此,韩恩厚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评估评价时,对于从国内各单位之间流动的人才,至少五到十年内不能计入人才指标中。同时,鉴于发达地区的自筹经费能力较强,对到东北、西部工作的各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应考虑增加经费予以支持,以促进和激励人才在这些区域“留得住”“发挥好”,确保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避免“人才洼地”导致“经济洼地”问题凸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