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春天来了吗 虽然不同性别、年龄的人都有自己偏好的软件,但不论男女老少,大家都格外偏爱短视频。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是短视频行业极为火爆的一年,短视频平台已经超过100家,包括BAT在内的巨头相继进入。2017年短视频独立APP行业用户已突破4.1亿人。2017年短视频使用时长占移动互联网总使用时长的5.5%,而这一比例在2016年刚达到1.3%。 在这之后,短视频经历了一波急剧上扬的热潮,令短视频创业者前赴后继。尤其是阿里、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巨头纷纷入局,热钱快速集聚。前有快手、抖音等专注于短视频的平台抢占市场先机,后有各大电商、服务类APP跨界砸重金补贴短视频创作者以吸引优质内容加盟。 那么,缘何商业巨头们会偏爱投资短视频平台? 相比于常规视频而言,短视频更短,更易于碎片化消费和社会化传播。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产品,短视频是基于移动互联网诞生的新媒介形式,用户在社交、资讯等方面的多种内容获取及交互需求,正在持续向短视频形态转变。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这三个主要的音乐类短视频应用的分享功能,都支持QQ好友、QQ空间、微信好友、朋友圈及微博这五类平台的分享。 另外,短视频也具有一定的信息流广告红利。在平台掌握了短视频APP用户的大数据之后,可以更精准地投放信息流广告。有数据统计,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从2015年的15亿、2016年的60亿以上,突破至2017年150亿,呈现爆发式增长。 行业顽疾依然存在 然而,无论是短视频APP还是平台上的网红,“变现”都是一个问题。一方面,短视频内容制作成本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商业化路径狭窄,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使得短视频从业者、网红们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如何吸引粉丝,却不知道如何变现。 另一个摆在运营者面前的问题是怎么增加用户粘性,“等这股新鲜劲过去了,怎么把用户留住?”这往往需要平台针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功能形态的更新迭代,提高用户活跃度。 值得警惕的是,在巨大的流量诱惑下,一些短视频制作者为了夺人眼目,不惜用低级趣味作为噱头,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一些道德低下的怪异行为一度成为短视频低俗内容的素材来源。 “短视频低俗化现象泛滥,归根结底是平台为了短期变现快速获利而无所不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短视频平台对此现象缺乏必要管理规范,有的甚至还通过重点推送、置顶显示等方式,对低俗内容采取默许和放纵的不作为态度。一些短视频平台甚至利用观众猎奇窥探心理,采用偷拍等方式将他人隐私作卖点,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滋长,不仅挤压了优质短视频的生存空间,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建议,短视频平台不应成为违法违规内容的“避风港”。要通过必要的内容审核机制加大把关和治理,还应对视频作者实行实名登记制、健全用户投诉机制,做到违法违规内容可自查、可溯源、可反馈,体现和保证平台应有的自净能力。 本报记者 赵航 叶小钟 实习生 罗清峣 |
相关阅读:
- [ 06-08]短视频行业迎来"第二春":如何玩转"下半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